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jiaji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1504:[原创]请讨论枢椎齿状突是否有骨折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5-6-24 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5-6-25 1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5-6-26 00:31 | 只看该作者
齿状突不完全裂纹影应有骨折,要重建更明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5-6-26 00:53 | 只看该作者
脱位,明显不对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5-6-26 02:27 | 只看该作者

1


环枢关节间隙10个月-10岁为2mm;范围在1-3mm,10岁以后均值为1.3mm范围在0.7-2.3mm。此间隙一般平行。有的上宽下窄。环椎骨折脱位:环椎是一个硬性骨环,骨折发生必然是前后弓和侧块多处骨折,由于环椎侧块是楔行骨体,内窄外宽,骨折后两侧块必发生向外移位。单纯环椎脱位分为屈曲损伤,环椎向前移位,咽后壁软组织向前移位。伸展型损伤,齿状突骨折,环椎向后移位。齿状突骨折:多自齿状突基底横断骨折或伴环椎向前移位,或伴环椎向后脱位,开口正位片侧块向左或向右偏移为正常说见,不应误诊为脱位。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5-6-25 19:42:46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5-6-26 05:29 | 只看该作者

1

环枢关节间隙10个月-10岁为2mm;范围在1-3mm,10岁以后均值为1.3mm范围在0.7-2.3mm。此间隙一般平行。有的上宽下窄。环椎骨折脱位:环椎是一个硬性骨环,骨折发生必然是前后弓和侧块多处骨折,由于环椎侧块是楔行骨体,内窄外宽,骨折后两侧块必发生向外移位。单纯环椎脱位分为屈曲损伤,环椎向前移位,咽后壁软组织向前移位。伸展型损伤,齿状突骨折,环椎向后移位。齿状突骨折:多自齿状突基底横断骨折或伴环椎向前移位,或伴环椎向后脱位,开口正位片侧块向左或向右偏移为正常说见,不应误诊为脱位。

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错误的理论,错误的向导,最后导致一种错误的诊断。
不知你这理论是从那位导师那获得。
这种做一个三维重建就十分清楚了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5-6-26 6:58:58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5-6-26 07:12 | 只看该作者
正常得很。不过正应该做下重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5-6-26 15:30 | 只看该作者
枢椎齿状突基底部发生骨折、环椎向前脱位。
也可能因当时环椎移位不明显,而被忽视,骨折未能及时固定而不愈合或延迟愈合,以后症状减轻,病人开始活动时,可发生环椎迟发性前脱位和迟发性截瘫。
看来要慎重呀。[emb14][emb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5-6-27 00:54 | 只看该作者

1


寰枢椎旋转脱位固定的实质是陈旧性脱位。fielding(1977年)把自发出现或轻度外伤后出现的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状态称为寰枢椎旋转固定。在以后(1983年)他又称为旋转脱位。寰枢椎关节转脱位与固定是以特发性斜颈、头颈僵直与旋转受限为临床表现,以齿状突与寰椎侧块的对应关节改变为x线特征的一种病变。常因临床上忽视而被误诊。


  x线片征象及分型

  x线平片提示齿状突与寰椎侧块解剖关系破坏,寰齿距离变化。fielding将寰枢椎关节旋转与固定分为四型:

  ⅰ型  不伴有枢椎前脱位的旋转与固定(移位距离不超过3mm),表示寰椎横韧带无损伤,寰枢椎旋转运动范围正常。

  ⅱ型  旋转固定移位在3mm~5mm,可能合并横韧带损伤。一侧的侧块有移位,而对应的侧块无变化。寰枢运动超出正常范围。

  ⅲ型  严重移位,寰椎向前移位超过5mm,adi超过正常范围。

  ⅳ型  寰椎后移位,可能仅一侧侧块有移位,临床少见。x线平片可能对其变化在识别上有困难,尤其侧位片更不易判断。开口位片能显示侧块向前放置及靠向中线,棘突偏向一侧,开口位还可能显示小关节在无损伤侧呈“眨眼征”及颈1~3受伤关节部分重叠交锁。

  旋转程度和方向可以从前后断层片和ct扫描中判断。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5-6-26 20:34:55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5-6-27 01:04 | 只看该作者
寰枢关节正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