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6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胸部] CT17206:男66岁,请大家会诊是破坏还是骨质疏松。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12-21 20:07 | 只看该作者
该病例认为颈椎及附件退行性改变并骨质稀疏、脱钙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8-12-21 20:28 | 只看该作者
该病例认为颈椎及附件退行性改变并骨质稀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12-22 05:25 | 只看该作者
我考虑这个病例为颈椎骨质疏松,所表现的局部低密度影,是由于骨质吸收大于骨形成而导致骨量减少,在骨量减少的同时骨髓局部反应性萎缩后脂肪增加或相继发生脂肪沉积,即lkc8963先生所说“老年人骨髓置换”,通俗的说就是-----骨质少了,其空间由脂肪沉积而填充,由于其分布不均匀,所以表现局限低密度。

多种肿瘤也可出现骨质疏松症的表现或具有近似骨质疏松症的影像学特征,而对其正确诊断对随后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因此,影像学检查对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需鉴别的疾病主要有下列几种: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早期可以出现骨质疏松症的表现,以中轴骨如颅骨、肋骨、脊椎及骨盆多发。在脊柱,多发性骨髓瘤可以仅表现为骨质疏松症,而无明确的病灶存在。当骨骼严重破坏时可引起广泛的骨质疏松症,多见于脊柱、肋骨、胸骨,椎体的多发性压缩骨折也很常见。由于骨髓瘤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群,因此也可见到骨质疏松症中的骨质退行性改变。但典型的骨髓瘤x线表现多为多发的圆形穿凿样溶骨性骨质破坏,多数边缘清楚,常见于颅骨。肿瘤细胞侵及肋骨、锁骨、胸骨连接处时,可以见到典型的串珠样改变。弥漫性多发性骨髓瘤与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要点是多发性骨髓瘤不同程度的存在骨内扇贝样花边状改变,而骨质疏松症骨内缺少这种改变。
  转移性肿瘤
  转移性肿瘤多见于老年人,而且表现多种多样,影像学上也无特征性,有时较难与骨质疏松症相鉴别。但后者多数仅表现为骨量的减少,而没有骨质的完全破坏,病灶发展较慢,短期内复查没有明显的改变。转移性肿瘤呈完全性骨质破坏,可以见到软组织肿块,病灶发展迅速,通过其他检查可以发现原发灶。
  骨内血管瘤
  发生在椎体的血管瘤在x线片上以垂直的条纹或多发的小腔状溶骨性病灶为特点,常被形象的称为栅栏样和蜂窝状改变,此种表现有时易与骨质疏松症所表现的横行骨小梁减少、消失,纵行骨小梁增厚混淆,而且其好发年龄也与骨质疏松症相近,为40~60岁,但前者多为单发,静脉注射造影剂后有明显强化,而骨质疏松症患者多累及多个椎体,其他骨骼也有骨质疏松症的影像学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12-22 05:28 | 只看该作者
椎体血管瘤!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12-22 08:16 | 只看该作者
椎体血管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7:07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听蝉观竹老师讲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12-26 17:32 | 只看该作者
考虑退行性改变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8-12-26 18:37 | 只看该作者
椎体血管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