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纵隔囊肿包括支气管、食管、心包、神经源性和胸腺囊肿。纵隔内定位有助于诊断。
分析病灶应注意观察:形态、囊壁厚度、分隔、实质成分、脂肪、钙化、周围结构的侵犯。
胸腺囊肿少见,位于前纵隔,占纵隔肿瘤1%。分先天性和获得性,前者罕见,多偶然发现于20岁左右青年;后者可见于肿瘤放疗后。可单房或多房。
ct:单纯先天性胸腺囊肿常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液性区,囊壁不易显示。多房胸腺囊肿为界清的不均匀的囊性肿块,囊壁清楚可见。如伴出血或感染可误认为实质性肿块。少数病人囊壁还可见曲线样钙化。
已收录到“医影知识堂”中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9-11-7 22:21:03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