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hurb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胸部] CT20003:胸部占位,有病理,三天后公布,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16:20 | 只看该作者
湘雅附一手术病理报告:侵袭性胸腺瘤。
定位于纵隔胸腺时,注意观察肿块与血管、气管、肺、心包膜、胸膜等的关系。注意肺内与纵隔的定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5-21 23: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反馈结果,还是比较典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5-22 07:1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反馈术后结果,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5-22 13:3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反馈术后结果,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5-22 20:1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5-22 21:5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反馈术后结果(侵袭性胸腺瘤),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9-5-22 23:14 | 只看该作者
【临床资料】男,39岁,自觉胸痛胸闷一月,近一周加重,无咯血咳嗽,其它未见异常。
【影像所见】病变主体位于右侧前纵隔血管前间隙,边缘呈浅分叶改变,纵隔间的脂肪间隙消失,与血管分界不清,未见增强扫描。肿块内密度不甚均匀,似见不规则低密度坏死。
题后分析:前上中纵隔肿块,与大血管间脂肪间隙消失,与右侧胸膜相邻处胸膜脂肪间隙消失,提示为恶性肿瘤。该部位恶性肿瘤常见的有:1、侵袭性胸腺瘤;2、畸胎瘤;3、淋巴瘤;4、生殖细胞瘤;5、胸内甲状腺等,其中胸内甲状腺可见肿块与颈部甲状腺相连,该病例胸口入口出正常,应首先排除;淋巴瘤由于是多个肿大淋巴结的融合,呈明显分叶状改变,包绕血管生长,且有浅表淋巴结等部位的淋巴结增大,临床有发热等症状,该病例也不符合;影像上诊断畸胎瘤的依据是找到脂肪及钙化等特征性成分,该病例也不是太符合。
所以该病例首先考虑侵袭性胸腺瘤和生殖细胞瘤(包括纵隔绒毛膜上皮癌、纵隔内胚窦瘤、胚胎性癌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5-22 23:20 | 只看该作者
点评:广义的胸腺瘤中包括良性胸腺瘤,浸润性(侵袭性)胸腺瘤(恶性)及胸腺癌三种,也有提倡将其分为3级:1级,包膜完整的胸腺瘤;2级浸润性胸腺瘤;3级,胸腺癌。1级为良性,2、3级为恶性。
ct扫描上类似于侵袭性胸腺瘤的其他肿瘤有类癌、淋巴瘤、纵隔生殖细胞瘤、胸腺转移瘤、胸腺癌,因为它们同样具有侵袭性或转移性[。胸腺类癌与侵袭性胸腺瘤单从影像上难以区别,均表现为纵隔内边界不清的肿块,确诊须靠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前纵隔淋巴结肿大和(或)继发于淋巴瘤的弥漫胸腺浸润类似于侵袭性胸腺瘤[。纵隔生殖细胞瘤,特别是精原细胞瘤,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肿块,纵隔脂肪层消失[。胸腺转移瘤,特别是胃肠道分泌粘蛋白的肿瘤,可侵犯前纵隔,应包括在侵袭性胸腺瘤的鉴别诊断之中[。
虽然侵袭性胸腺瘤从ct表现的侵袭性、病变密度等方面与胸腺癌难以区别,但以下几方面有助于鉴别两者:胸腺癌不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癌是侵袭性较强的肿瘤,纵隔淋巴结和胸外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侵袭性胸腺瘤;胸腺癌伴发胸膜种植不如侵袭性胸腺瘤常见[。
mri的软组织对比和空间分辨率较高,加上可多方位成像,对信号流空敏感,因此在评价肿瘤对周围结构侵犯方面优越于ct,对侵袭性胸腺瘤的分期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

lee ks, im jg, han ch, et al. malignant primary germ cell tumors of the mediastinum: ct features.
ajr, 1989,153:947-952.
孙忠华,张涛,严洪珍. 胸部类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995,3:160-16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5-23 0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5-23 05:54 | 只看该作者
上前纵隔软组织影,与大血管分界清晰,首先定位于肺内,考虑胸腺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