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骨髓窦概念:是指松质骨内先天性骨小梁发育稀少,各组骨小梁间的骨小梁少或缺如,形成一空腔,内含有骨髓,称为骨髓窦,为正常解剖变异。骨髓窦以跟骨最多见,简称骨髓窦,其次见于股骨颈、股骨远端及髋臼上缘等处。
形成原因:跟骨窦的形成 跟骨示足弓的重要支点,承受着来自自身及负荷的重量。为了适应承受重量的力学需要,跟骨的结构十分精密合理。其骨小梁的发育有三组:①自跟距关节后缘向后下方呈斜向走行;②沿跟骨下方分布;③自跟结节处向前方伸展。三组骨小梁间有一个类三角形、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即跟骨窦。
跟骨窦的表现:观察跟骨窦以侧位平片为佳。其特点是位于跟骨前部中央,跟骨沟后方,尖端向上,足弓后上部,承受重量轻的特定位置。窦的基底与跟骨下缘平行。与窦基底相当的跟骨下缘皮质密度高,呈致密带状或线状。窦内骨小梁稀少或缺如。边缘清楚整齐,无硬化。大小1-3cm。窦内有时可见营养沟。多数为单侧,少数双侧对称发生。窦周骨质正常。
鉴别诊断:1.跟骨囊肿 囊肿多位于跟骨后中部,与跟骨窦位置不同。呈圆形或椭圆形,囊内无骨小梁,高度透亮,膨胀生长,周边轻度硬化。2.单房性巨细胞瘤 破坏区边缘清楚,内无骨间隔。骨皮质变薄。临床上有疼痛。肿瘤多位于跟骨后部,肿瘤中心多在跟骨窦之后。3.跟骨结核 病变范围较小,病变呈不规则破坏,边缘模糊,无硬化。
跟骨原发骨化均出现在胚胎期23周,出生后已具有正常跟骨的雏形.7岁时,各骨性关节面,继发骨骺和骨性突起相继出现.男14岁、女12岁以后,跟骨的生长基本停止.暂时性发育性跟骨刺,跟骨多骨化中心,跟结节不规则和继发骨骺碎裂、硬化等发育时期的变异只出现在某个年龄段.而跟骨骨髓窦,跟距骨桥和致密骨岛则持续到成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