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黑白光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骨关节] X6251:小儿颈椎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9-4 00:17 | 只看该作者
颈椎曲度变直,c3-4椎间盘钙化,c1、2阻滞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9-4 00:56 | 只看该作者
儿童椎间盘钙化.原因不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9-4 0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x6251:小儿颈椎

以下是引用医盲在2009-9-3 16:17:00的发言:[br]颈椎曲度变直,c3-4椎间盘钙化,c1、2阻滞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9-4 01:01 | 只看该作者
考虑:1、颈3/4椎间盘改变,符合儿童钙化性椎间盘病。2、颈1/2阻滞椎。
    病因及病理:本病病因,多数学者认为与外伤、感染、无菌坏死、维生素d及钙代谢障碍引起。
  儿童钙化性椎间盘病好发于2-10岁儿童,也有报道婴幼儿的。颈椎常见,其次胸腰椎。可分三型:(1)消失型:伴有急性症状的发生,如外伤、疼痛、相应神经节段支配区痛、活动受限、上呼吸道感染等,常于数月内钙化在x线上消失。(2)潜伏型:常为一种不太重要的x线表现,但不久就会有症状发生,以后钙化也可以在x线消失。(3)静止型:偶然的x线发现有椎间盘钙化,无症状与体征,一般认为钙化可在数周至数年内吸收消失,有症状比无症状吸收快,症状明显时,提示静止型向消失型转变。
  在胎儿及小儿的椎间盘,有背侧、腹侧、轴向椎间盘动脉供血。这3支动脉各有2个静脉伴行,营养椎间盘的上面和下面。在透明软骨发生区,3个椎间盘动脉分支互相吻合形成丰富的血管网,使钙化的发生和吸收有了契机。
  本病似与椎间盘变性关系密切,椎间盘变性与髓核脱水有关,epstein氏发现婴儿期和30岁以后髓核脱水较快,可能为生理性易变性阶段,而在青年时减少。考虑本病可能为多种因素,使小儿椎间盘髓核发生暂时性代谢改变,即脱水,加速局部总钙盐沉着,这种钙化本身不产生临床症状为静止型。一旦外伤或感染等诱因存在,局部钙化处才发生炎症反应,产生临床症状,为消失型或潜伏型。
  椎间盘包括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终板)三部分。髓核和纤维环共组成“水压球轴”功能体,起传递、缓冲及均分应力的作用。在生长期,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可能共同组成一个功能性整体。
  x线表现:本病有特殊的年龄段:儿童,多在 2-10岁。病灶局限:发生在椎间盘。髓核多见,也可累及纤维环、软骨板及椎体这一功能性整体,所以现在称为“儿童钙化性椎间盘病”。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团块状、盘状、碎裂状、或伴有线条状、环状钙化,常伴相邻椎体楔形变,“钳口征”,椎间隙多增宽。与其它如成人退行性变、强直性脊柱炎、假性痛风等容易鉴别。
   治疗:本病属自限性疾病,一般只需要保守治疗:休息、服用消炎止痛药或配戴颈托等,有钙化突入椎管者禁用牵引。
  建议m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9-4 01:43 | 只看该作者
椎间盘钙化还是椎间盘其他疾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9-4 0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x6251:小儿颈椎

以下是引用dyqct在2009-9-3 7:39:00的发言:[br]c3/4椎间旁钙化.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9-9-4 03:00 | 只看该作者
不懂,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9-4 0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x6251:小儿颈椎

以下是引用zxl51642在2009-9-3 10:22:00的发言:[br]考虑:1、颈3/4椎间盘改变,符合儿童钙化性椎间盘病。2、颈1/2阻滞椎。[br]    病因及病理:本病病因,多数学者认为与外伤、感染、无菌坏死、维生素d及钙代谢障碍引起。[br]  儿童钙化性椎间盘病好发于2-10岁儿童,也有报道婴幼儿的。颈椎常见,其次胸腰椎。可分三型:(1)消失型:伴有急性症状的发生,如外伤、疼痛、相应神经节段支配区痛、活动受限、上呼吸道感染等,常于数月内钙化在x线上消失。(2)潜伏型:常为一种不太重要的x线表现,但不久就会有症状发生,以后钙化也可以在x线消失。(3)静止型:偶然的x线发现有椎间盘钙化,无症状与体征,一般认为钙化可在数周至数年内吸收消失,有症状比无症状吸收快,症状明显时,提示静止型向消失型转变。[br]  在胎儿及小儿的椎间盘,有背侧、腹侧、轴向椎间盘动脉供血。这3支动脉各有2个静脉伴行,营养椎间盘的上面和下面。在透明软骨发生区,3个椎间盘动脉分支互相吻合形成丰富的血管网,使钙化的发生和吸收有了契机。[br]  本病似与椎间盘变性关系密切,椎间盘变性与髓核脱水有关,epstein氏发现婴儿期和30岁以后髓核脱水较快,可能为生理性易变性阶段,而在青年时减少。考虑本病可能为多种因素,使小儿椎间盘髓核发生暂时性代谢改变,即脱水,加速局部总钙盐沉着,这种钙化本身不产生临床症状为静止型。一旦外伤或感染等诱因存在,局部钙化处才发生炎症反应,产生临床症状,为消失型或潜伏型。[br]  椎间盘包括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终板)三部分。髓核和纤维环共组成“水压球轴”功能体,起传递、缓冲及均分应力的作用。在生长期,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可能共同组成一个功能性整体。[br]  x线表现:本病有特殊的年龄段:儿童,多在 2-10岁。病灶局限:发生在椎间盘。髓核多见,也可累及纤维环、软骨板及椎体这一功能性整体,所以现在称为“儿童钙化性椎间盘病”。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团块状、盘状、碎裂状、或伴有线条状、环状钙化,常伴相邻椎体楔形变,“钳口征”,椎间隙多增宽。与其它如成人退行性变、强直性脊柱炎、假性痛风等容易鉴别。[br]   治疗:本病属自限性疾病,一般只需要保守治疗:休息、服用消炎止痛药或配戴颈托等,有钙化突入椎管者禁用牵引。[br]  [br]

学习了。不知为什么大家都不提阻滞椎,因此感觉诊断差些。直到看到zxl老师的帖子,大力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9-4 06: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9-4 06:2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侠之大者,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