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肺内多数结节病灶具有空洞、分叶、毛刺、棘状突起、胸膜下者有胸膜凹陷征。均不符合转移瘤特点。以上表现支持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另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往往可以见到一个较大结节(如本例楼主所指),此结节被认为是始发肿瘤结节。细支气管肺泡癌也可以出现肺癌性淋巴管炎表现。我以前遇到几例,穿刺活检一般诊断为腺癌。问过病理科医生,他们说不是手术病理,肺泡癌患者穿刺活检由于取材较小,一般都报腺癌。我查了病理资料:腺癌分化最好者为细支气管肺泡癌。此型肉眼观多为弥漫型或多结节型、镜下 见癌细胞沿肺泡壁、肺泡管壁,有时也细支气管呈单层、双层生长、扩展,形似腺样结构,肺泡间隔大多未被破坏,肺泡轮廓依然保留。
临床上,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由于失去手术机会,一般很难获得最终病理学诊断。
实际上很难确定一个绝对的标准将细支气管肺泡癌与腺癌区别开来。在一组腺癌的病例中,完全为肺泡型者很少。有的病例,约80%——90%的肿瘤细胞具有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特点。有的病例呈周围肺泡型扩散。因此,定为“肺泡”细胞癌或终末细支气管癌的病例,将因定义不同而有变化。由于病理学家对孤立性周围型腺癌的镜下分析不能完全统一,因此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发病率也就不尽相同。
一般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五点:1、体内其他部位无原发性腺癌;2、肺内无中心型支气管源性癌瘤;3、肿瘤位于肺实质的周边部位;4、肿瘤区域内的大部分肺间质结构仍完整无损;5、又不同于其他肺肿瘤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即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肿瘤细胞沿肺泡壁生长。
细支气管肺泡癌分为弥漫型及孤立型两种,也有作者加入了肺炎型(肺实质型)。
关于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是多灶起源还是单灶起源引起的支气管源性扩散,现在一般认为它只能代表一型小的周围型原发性腺癌在肺内扩散(很多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往往可以见到一个较大的癌灶,多考虑为原发癌灶),通常分化良好。它的组织学应该认为是腺癌的一种类型。然而,把它分开也是有意义的。普遍认为小的孤立结节型的细支气管肺泡癌预后良好,相反,小的周围型腺癌虽然通常都能切除,但其5年生存率常常很低。
个人认为本例符合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
我今天在CT论坛发的肺部弥漫型病变,个人也认为是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其也有一个较大的癌灶(原发)。
http://www.radida.com/portal/read.php?tid=73038
谨代表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