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yuanfang_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1924:眼眶占位性病变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5-10-3 02:27 | 只看该作者
[emb6]泪腺囊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5-10-3 03:05 | 只看该作者
皮样囊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 03:0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讨论不热烈,自己顶自己一下吧!
眼眶内占位病变按位置可分为:肌椎内,肌椎外,眼眶骨膜下病变
肌椎内病变常见有:视n胶质瘤 脑膜瘤 n鞘瘤 血管瘤 炎性假瘤
肌椎外病变常见有:泪腺肿瘤 炎性假瘤 淋巴瘤
眼眶骨膜下病变常见: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骨源性肿瘤
●此例影象特点a 部位: 眼眶内外直肌(可排除肌椎内常见病变)
b:病变为囊性占位 包膜完整 膜厚 其内密度均一
c:病变境界清晰 外直肌受推挤 眼眶外壁吸收性骨质破坏(长期慢性良性病变特点)
综上考虑:眼眶内良性占位病变
鉴别:1 炎性假瘤 炎症引起眼眶内软组织改变,肌肉,眶脂体 神经均可受累 典型表现肌肉肥厚模糊 球后脂肪密度增高(但还是为等低密度影象) 视n均匀增粗。形成肿块性假瘤 瘤体形态不规则 密度不均匀 边界是模糊的。
2 泪腺肿瘤 有良恶区分 恶性肿瘤侵润生长 无包膜 骨质可破坏。 良性有包膜境界清晰 生长缓慢 瘤体多为结节状质地较硬
3 皮样及表皮样囊肿 瘤体为低密度 有完整包膜 包膜厚 厚度均一(膜为纤维组织环,ct上略为高密度)
4 淋巴瘤 多为恶性 瘤体密度高 均匀强化,可向肌椎内侵润生长


[本贴已被 yuanfang_22 于 2005-10-2 19:11:11 修改过]


[本贴已被 yuanfang_22 于 2005-10-2 19:12:47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5-10-3 03:14 | 只看该作者
囊肿 性质不好说  
  
[emb6][emb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5-10-3 05:29 | 只看该作者
右侧眼锥外见囊性中块,增强或未见明显强化,考虑泪腺囊肿。鉴别诊断:皮样囊肿,其内密度位于脂肪和脑脊液之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5-10-3 05:32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上战友的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5-10-3 06:4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yuanfang_22提供的眼眶占位病例。我的意见: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由胚胎时期残余的皮肤组织发育而来,囊内含有皮脂样和角化物质,可以有毛发。该类囊肿大多沿骨缝分布,在骨膜下紧贴骨壁生长,故对骨质产生明显的压迫、变形和破坏。眼眶皮样囊肿好发于眼眶外上方眶内或眶周,少数位于眼眶内上方。发生于眶周者易于发现,触诊为边缘光滑的位置固定的肿块。位于眶内者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多在成年发病。偶可继发感染而出现肿痛。
ct表现为广基紧贴眶骨壁的肌椎外低密度肿块,多为扁圆形,表面光滑,有密度较高的弧形包壳。肿块局部眶壁骨质呈压迫性凹陷或骨质缺损,边缘有骨质硬化。增强扫描囊壁有强化,而内容物不增强。伴有炎症时囊壁增厚强化明显。有的病变可以造成眶外壁的局限性缺损而囊肿则呈哑铃形向颞窝生长。囊肿可推移挤压眼球和眼外肌变形和移位。
本例的表现从位置、外形、密度、边缘和眶骨改变完全符合皮样囊肿。
第一幅图片可以看到右侧强化的泪腺,受囊肿挤压向前方移位,故可以排除泪腺来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 08:43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gao斑竹的精彩点评。
还想再补充两点供战友们参考:1 皮样或表皮样囊肿的生长特点“见缝就钻”,所以如果瘤体出现“葫芦征”“哑铃征”“腰征”对此类病变诊断价值非常大
2 。皮样或表皮样囊肿出现在眶周时,颧额缝隙等骨缝隙的增宽也对病变诊断有很大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5-10-3 1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5-10-3 19:01 | 只看该作者
表皮样囊肿多位于眼睑,鼻、耳下,囊壁不含皮肤附件。
皮样囊肿多位于口底和颏下中线,囊壁较厚,内含皮肤及其附件。
ct表现: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
本人支持:表皮样囊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