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血肿绝大多数都有典型的 CT特点,即在颅骨内板下方有双凸形或梭形、少数血肿可呈半月形或新月形、边缘清楚的高密度影,CT值40HU-100HU,有的血肿内可见小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的低密度区,可能是外伤时间太短仍有新鲜出血(较凝血块的密度低),并与血块退缩时溢出的血清混合所致,骨窗位常可显示骨折。此外,血肿可见占位效应,中线结构移位,病变同侧脑室可能受压、变形和移位。
静脉源型硬膜外血肿因静脉压力低,血肿形成晚,CT扫描时血肿可能溶解,表现为略高密度或低密度区。
血肿超过3天不足3周时为亚急性期,血肿超过3周即为慢性期。此两期血肿可呈等密度、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包膜可发生钙化,增强扫描血肿内缘的包膜可显示线形强化。
本例像硬膜外血肿吗?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