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ZHANGZHONGSHO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肢] CT30419:右股骨良性病变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0-11-27 09:5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内生软骨瘤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0-11-27 12:1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张主任的点评!前阵子我同学膝关节疼痛,意外发现腓骨上段囊样变,内可见多发钙化,到济南放研所田军教授会诊为典型内生软骨瘤,建议手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0-11-27 15:0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张版主    内可见多发沙粒样钙化       为内生性软骨瘤的X线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0-11-27 15:56 | 只看该作者
骨梗死指发生于骨干和干骺端的骨性坏死。好发于四肢长骨,呈多发性和对称性改变,多见于股骨下段、胫骨上段和肱骨上端,但病变常一侧较重,另一侧相对较轻。
    病因和发病机制 :导致骨梗死的病因复杂,其发病的机理认为是骨局部的血循环障碍而导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机械性血管中断;(2)血栓形成和栓塞;(3)血管壁的损伤或受压;(4)静脉闭塞(如Chandler 病);(5)其他:酗酒、大量应用激素、胰腺炎等导致的骨梗死及自发性骨梗死的机制还不甚清楚。因四肢长管状骨的骨髓具有丰富的脂肪组织,髓腔内的营养血管细小,分支稀少,易引起脂肪栓塞导致骨髓缺血坏死。
     基本病理改变 病理过程分为细胞性坏死阶段和骨修复阶段:细胞性坏死为骨组织血供中断,骨细胞死亡。骨髓造血组织对缺氧非常敏感,最早是骨髓细胞成分死亡(6~12h),以后是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母细胞(12~48h),最后是骨髓脂肪细胞坏死(2~5天) 。骨髓脂肪细胞坏死为骨梗死末期的改变。骨梗死发生后则进入骨修复阶段,包括血管再生、肉芽组织生成、死骨吸收、新生骨形成。血管再生是骨修复的开始,死骨吸收,形成纤维结缔组织和致密新生骨则是骨梗死的晚期阶段。骨梗死在演变的过程中有3个基本病理改变,即死骨块、吸收带(充血、水肿带)、新生骨带,是骨梗死X 线、CT、MRI等影像学诊断的基础。
     MRI表现 在骨梗死的不同时期其影像学表现也多种多样。杜玉清等将骨梗死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其MRI表现分别为:(1)急性期:病变中心T1WI呈与正常骨髓等或略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缘呈长T1、长T2信号;(2)亚急性期:病变中心T1WI呈与正常骨髓相似或略低信号,T2WI呈与正常骨髓相似或略高信号,边缘呈长T1 、长T2 信号;(3)慢性期:T1WI 和T2WI 均呈低信号。以上分期和本组的早、中、晚期相对应。
    Mitchell根据病灶内信号改变,将骨梗死分为4型:(1)脂肪信号型: T1WI为高信号,T2WI为中等信号。(2)血液信号型: T1WI、T2WI 均为高信号。(3)水样信号型: T1WI 为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4)纤维信号型: T1WI、T2WI均为低信号。该分型反映了骨梗死内可能出现的异常信号及其病理演变过程,但并没有较明确进行分期。
建议  MR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0-11-27 17:01 | 只看该作者
内生软骨瘤可能大,骨梗死应呈花瓣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0-11-27 18:0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期待病理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0-11-27 19:54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内生软骨瘤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0-11-27 20:1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考虑内生软骨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0-11-27 20:4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0-11-27 22:4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