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abzzy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2242:第一次传图啊?各位老师多多指教,有手术病理结论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5-11-24 04:51 | 只看该作者
头次见到.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5-11-24 06:05 | 只看该作者
刚开始还以为是肝内胆管结石呢,现在又长见识了,
这种病历还是第一次见到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5-11-24 06:1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复习文献

定义:肝包虫病即为肝棘球蚴病。为细粒棘球蚴所致肝寄生虫病。细粒棘球蚴病较多见,称为囊性肝包虫病;[size=][size=-2][size=-1]多房棘球蚴病比较少见,称为泡型肝包虫病。后者多数由微小囊泡群组成,由于囊蚴为外殖芽生,呈瘤样浸润扩展,并可经血行、淋巴转移,而有恶性包虫病之称。
病理:多房棘球蚴病一般自0.2~2mm大小之囊泡,角皮质发育不完整,生发层以外殖性芽生为主,向四周呈癌样浸润性扩展。同时伴有组织坏死及组织反应,组织反应区又不断被新的芽胞所侵犯。因此,病灶为无数微囊泡及其周围排列零乱的坏死区和组织反应带构成,无包膜。坏死灶可以钙化,也可相互融合成大的坏死腔,内含胶冻状物质。
临床表现:泡型症状出现早,主要为过敏反应性症状。进展期,可出现压迫性症状,因病部位不同而异。此外,包虫破裂,破入不同脏器、组织而临床表现不同。常破入胸、腹腔。血嗜酸细胞增高,凯松皮肤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多为阳性反应。
ct表现:泡状型包虫病的ct所见为:①大囊肿性病变:平扫呈类圆形低密度病变,周边密度略高,但仍比正常肝组织低。增强后内部无增强效果为液化坏死区。边缘轻度增强,为炎性肉芽组织。有时,可于边缘部分有呈环状排列的细颗粒状多节状或块状钙化灶。②表现为实质性病变:伴有钙化的低密度病变,于病变内有散在分布之结节状、颗粒状钙化;伴有坏死的实质性病变,坏死部分无增强效果;大小不等的圆形低密度病变集合体,边缘有轻微增强效果。
此外,泡状型包虫病对脉管系,如对门静脉、下腔静脉及总胆管有侵犯征象,需注意观察。



[本贴已被 lkc8963 于 2005-11-23 22:19:32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5-11-24 06:31 | 只看该作者
好病例,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5-11-24 06:44 | 只看该作者

re

[glow=255,red,2]收藏下了,请别介意!![/glow]



[本贴已被 sxdongfang 于 2005-11-23 22:48:16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5-11-24 07:0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地方病,可能是:泡状棘球蚴,包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5-11-24 07:0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地方.新疆经常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5-11-24 18:38 | 只看该作者
xx谢谢收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5-11-25 03:00 | 只看该作者
ct表现:肝左叶内侧段示一低密度影,其内可见大块状密度不均匀钙化灶,周围胆管略扩张,外周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胆囊未显示,余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诊断:肝左叶内侧段包虫病可能性大。
鉴别诊断:
1、肝结核。偶有钙化,一般为肝门处结节样钙化。
2、肝ca.钙化呈点状,条状,常见无大块状钙化。
3、胆管细胞癌。病灶外周见明显扩张之胆管,左肝叶可见萎缩。
4、肝囊肿。一般无钙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5-11-25 19:06 | 只看该作者
收到谢谢,好病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