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lanha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3891:[原创]颅脑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6-6-22 22:33 | 只看该作者
定位:脑灰白质界面内移,肿瘤位于脑外,应该明确。
定性:支持脑膜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6-6-22 23:21 | 只看该作者
皮质塌陷,增强比较明显,有一定的占位效应,脑内水肿不显著,脑外病变可肯定,考虑脑膜瘤,但平扫密度较低,颅骨改变也不明显,确实应排除一下脑血管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6-6-22 23:44 | 只看该作者
来源于脑外,脑膜瘤可能行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6-6-23 00:31 | 只看该作者
本例我首先考虑脑膜瘤,但其具有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有明显的坏死液化、没有完整和明显的包膜、且呈明显不均匀性强化等诸多恶性特点,应该首先考虑恶性脑膜瘤(但颅骨只有轻微受压而没有明显的受浸润破坏现象也不太支持)。
  还有不支持的地方,比如那么大地肿瘤而瘤周水肿不明显。所以,我第2考虑海绵状血管瘤。建议mri检查。
     
  附: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ca)又称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 malformation),可分为脑内(intracerebral)型和脑外(extracerebral)型。
   ct对脑内c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平扫时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呈不均匀的高密度或混杂密度,由于病灶常合并出血,故ct表现依据出血后时间的不同呈多样性。高密度的出血可以掩盖肿瘤本身,注射造影剂后不增强或轻中度增强。典型表现为不均匀的斑点状增强,灶周水肿一般不明显。而对于脑外的ca,ct诊断的敏感性较好,特异性差。病变多表现为类圆形或哑铃型,边界清楚,呈等或高密度。位于颅中窝及侵犯海绵窦时,蝶鞍、岩尖及颅底骨质可以有破坏,极少出现增生性改变。增强后可以均匀强化,在ct上往往与脑膜瘤或神经鞘瘤难以鉴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6-6-23 00:38 | 只看该作者
皮质塌陷,增强比较明显,有一定的占位效应,脑内轻度水肿,脑外病变可肯定,考虑脑膜瘤,颅骨内板见局限侵袭改变,警惕恶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6-6-23 00:41 | 只看该作者
左侧颞顶叶见d形肿块灶,密度不均,其内可见低密度影,局部脑白质所压移位,病灶明显强化。支持脑膜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6-6-23 05:00 | 只看该作者
脑膜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6-6-23 05:2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脑膜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6-6-23 05:34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脑膜瘤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6-6-23 06:5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脑膜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