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雪狼1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5457:[讨论]颅骨低密度灶,请讨论。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6-12-1 1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5457:[讨论]颅骨低密度灶,请讨论。

以下是引用xiaoniu在2006-11-30 20:32:00的发言:[br]蛛网膜颗粒压迹!![br]蛛网膜粒压迹(颗粒小凹):蛛网膜颗粒是吸收脑脊液到静脉窦的一种结构,它压迫颅内板构成许多小颗粒状凹陷,甚至贯穿颅骨引起局限性骨缺损。影像学上表现为边缘不规则但较锐利的颗粒状透亮斑点,直径0.5-1.5cm,以上矢状窦两侧2-3cm处的额、顶、枕骨最多见,常常两侧对称,偶见2-3cm大小者,蛛网膜粒压迹12岁以下小儿少见,老年人明显,压迹在大小、数目、深浅上差异较大。[br]摘自《x线解剖学》 崔志潭 严加和 主编   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br][br]
[本贴已被 xiaoniu 于 2006-11-30 20:33:57 修改过]

完全支持!此处考虑蛛膜网粒压迹,枕大池有点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6-12-1 2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5457:[讨论]颅骨低密度灶,请讨论。

以下是引用xiaoniu在2006-11-30 20:32:00的发言:[br]蛛网膜颗粒压迹!![br]蛛网膜粒压迹(颗粒小凹):蛛网膜颗粒是吸收脑脊液到静脉窦的一种结构,它压迫颅内板构成许多小颗粒状凹陷,甚至贯穿颅骨引起局限性骨缺损。影像学上表现为边缘不规则但较锐利的颗粒状透亮斑点,直径0.5-1.5cm,以上矢状窦两侧2-3cm处的额、顶、枕骨最多见,常常两侧对称,偶见2-3cm大小者,蛛网膜粒压迹12岁以下小儿少见,老年人明显,压迹在大小、数目、深浅上差异较大。[br]摘自《x线解剖学》 崔志潭 严加和 主编   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br][br]
[本贴已被 xiaoniu 于 2006-11-30 20:33:57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6-12-2 02:33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xiaoniu在2006-11-30 20:32:00的发言:
蛛网膜颗粒压迹!!
蛛网膜粒压迹(颗粒小凹):蛛网膜颗粒是吸收脑脊液到静脉窦的一种结构,它压迫颅内板构成许多小颗粒状凹陷,甚至贯穿颅骨引起局限性骨缺损。影像学上表现为边缘不规则但较锐利的颗粒状透亮斑点,直径0.5-1.5cm,以上矢状窦两侧2-3cm处的额、顶、枕骨最多见,常常两侧对称,偶见2-3cm大小者,蛛网膜粒压迹12岁以下小儿少见,老年人明显,压迹在大小、数目、深浅上差异较大。
摘自《x线解剖学》 崔志潭 严加和 主编   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本贴已被 xiaoniu 于 2006-11-30 20:33:57 修改过]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6-12-2 02:53 | 只看该作者
蛛网膜颗粒压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22:4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战友,老师,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1-4-20 23:24 | 只看该作者

Re:[讨论]

引用第3楼xiaoniu于2006-12-01 04:32发表的 [讨论] :
蛛网膜颗粒压迹!!
蛛网膜粒压迹(颗粒小凹):蛛网膜颗粒是吸收脑脊液到静脉窦的一种结构,它压迫颅内板构成许多小颗粒状凹陷,甚至贯穿颅骨引起局限性骨缺损。影像学上表现为边缘不规则但较锐利的颗粒状透亮斑点,直径0.5-1.5cm,以上矢状窦两侧2-3cm处的额、顶、枕骨最多见,常常两侧对称,偶见2-3cm大小者,蛛网膜粒压迹12岁以下小儿少见,老年人明显,压迹在大小、数目、深浅上差异较大。
摘自《x线解剖学》 崔志潭 严加和 主编   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本贴已被 xiaoniu 于 2006-11-30 20:33:57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1-4-21 09:48 | 只看该作者
蛛网膜颗粒压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5-7-6 15:22 | 只看该作者
颅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大枕大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