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本帖争论的焦点在于是软骨类肉瘤还是骨髓炎了,但个人认为远非大家所分析的简单.
影像特点:从影像上来看,个人认为大块钙化或骨化灶周围存在低密度,骨皮质已突破且破坏到一定范围,周围见骨膜反应,且临床提供的病史时间短,发展快,软组织有包块.
疑 点: 骨干内钙化或骨化轮角十分分明,不是很象软骨肉瘤的点\\环\\团\\絮样钙化,且钙化密度较高.63岁年龄偏大,故不支持软骨肉瘤;用死骨来解释似乎也太牵强了,死骨我们所见一般没这么大,还有死骨周围的低密度用何来解释,一般死骨外围的低密度没这病例广泛,况且本病例没有明显的髓腔硬化与皮质硬化\\骨干增粗的特点.
分 析:故个人认为宜从少见病突破,把脂肪肉瘤和骨网状细胞肉瘤列为首要诊断]范围.骨网状细胞肉瘤股/胫/肱/肩胛/椎体/腓和肋骨为其好发部位。其主要症状为疼痛,但不剧烈。肿瘤生长较慢,临床症状不多、不剧,体温很少有超过38c者。 骨膜反应性新生骨不多, 穿破骨质而生长在软组织中的肿瘤体积较小。在x线照片上,被累骨质的阴影很似玻璃杯中加刨冰样。脂肪肉瘤是在脂肪瘤恶变的基础上发生,良性脂肪瘤往往中心部分存在大片钙化影,而本例钙化周围的圈状低密度更容易想到脂肪或囊变密度.
期待楼主\"开宝\"!
[本贴已被 lzdyjg 于 2007-1-9 22:11:37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