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例除右股骨头内囊状低密度影外,双侧股骨头内还可见交织存在的簇状、条带状和斑片状高密度硬化(以右侧为明显),这些都是骰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表现.(请询问患者有无酗酒史和使用激素史)
文献报道: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通常发生在血供较少的脂肪髓组织,红骨髓因血供丰富而不易发病。骨髓缺血后,局部开始反应,继而骨髓的细胞成分死亡, 由于死亡细胞及代谢物的刺激诱发局部产生炎症反应, 其特点为炎性充血坏死组织和正常组织间出现反应性界面,骨小梁结构仍保持完好,此阶段ct无异常表现:进而坏死骨组织内新生血管生成, 可导致进行性破骨活动和骨质吸收增加, 炎症刺激又可促使成骨活动增加, 产生骨性改变,此阶段ct 扫描即可出现高密度硬化带。随病变进展,可导致进行性骨破坏和骨吸收,ct表现为骨密度减低区和囊性改变。广泛的骨质 吸收又可以导致关节下支持结构减少,从而引发关节软骨下骨折和轻微骨塌陷。
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骨小梁相互结合形成明显的骨密度增高区,ct扫描表现为骨小梁“星状征”局灶性密度增高, 境界清楚、锐利。此可作为anfh最早期ct诊断依据。刘吉华等将anfh早期ct征象归纳为: 股骨头内单纯或交织存在的簇状、条带状和/或斑片状高密度骨小梁硬化灶,最早期其边缘清晰、锐利, 随病情的延续, 边缘模糊不清,可呈磨玻璃样改变。其中,单纯高密度硬化的边界清楚、锐利的骨小梁“星状征”密度增高是最早出现的ct改变.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7-1-11 16:53:26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