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王大夫的邀请讨论这个病例!个人一点看法,仅供参考。
(1)常规思考:长期肝硬化腹水基础上并发肝癌是毋庸置疑的,只要是不典型的结节,首先考虑肝癌。
(2)动脉期确实有点晚,门脉的主干明显强化而分支强化不明显,可以证明,至于原因,你说是常规扫描不会有错,但极个别的也可能跟个体差异有关,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不一定有责任,这是可以理解的。雷老师的分析一针见血,很透彻,动脉期的不强化很可能跟扫描时相偏晚有关。
(3)你考虑肝硬化再生结节不妥,向主任解释的很清楚,我补充一点:因为肝硬化再生结节是门脉血供,动脉期不强化门脉期是应该正常强化的,典型的延迟应该为等密度,而肝硬化坏死结节一般为小的肝脂变肝坏死,它的坏死灶非常小,多发粟粒状结节多见。
(4)撇开别的不说,假使你动脉期时相不晚,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三期强化不明显结节,在长期肝硬化的基础上首先考虑并发小肝癌这是正常的思路。再者,你在门脉期的薄层上可以发现病灶内有多发小灶样低密度影很重要,因为在肝内结节性病灶出现多发低密度小坏死灶,首先应该考虑肝癌,低血供的肝癌其生长和缺血是一个相互矛盾的过程,所以病灶内会出现多发的低密度坏死小灶。而其他三期强化不明显的结节比如说是炎性假瘤或结核瘤他们是凝固性坏死和干酪样坏死,它的坏死灶密度是均匀的,很少会出现多发低密度影。
[本贴已被 汪涛同志 于 2007-7-26 18:45:51 修改过]
[本贴已被 汪涛同志 于 2007-7-26 18:50:58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