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椎缘骨在腰椎X线检查中不时可见,并不罕见。发病年龄一般17岁以上,临床症状缺乏特异,影像典型表现多为大小不一三角形骨块,多位于椎体前缘正中,骨块上缘和前缘多平行于椎体上缘和前缘,斜面于椎体斜面相对应,其间有一厚薄一致(2-8mm)的透亮带,颇似椎角被利刀削砍一样,以前又称永存骨骺、椎角离断体、边缘骨等。有的病例骨块可向前上方移位并有翘起的韧带骨化影,颇似犀牛角状。曹庆选等报道了几例腰椎侧缘椎缘骨,笔者也遇到过侧缘椎缘骨。椎缘骨其发生机理论说不一。椎间盘髓核疝出学说为文献所公认,学者们根据髓核造影时有造影剂进入骨块与椎体间的透亮间隙而确认为髓核脱出的一种表现和后遗症。(笔者认为现代影像学CT上此间隙的密度与椎间盘密度相仿,MRI此间隙的信号也和邻近椎间盘信号相同也可以证实这一点)曹来宾等认为可能先有椎体发育上的缺陷而后在外伤或其他因素影响下而诱发髓核突出。先天发育缺陷是因,髓核疝出是果。王云钊氏曾连续观察过一例的发展过程,仅有薄淡的透亮间隙,随访观察中见渐趋明显,最后出现典型X线表现,造影时间造影剂进入间隙而得到证实。这种推测在国外文献中也有近似见解。曹来宾等分析一组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时,得见一例合并多发性椎缘骨,认为这两病的发病机理相同,实际上实属同一病变,仅发生部位不同而已。
椎缘骨依据好发部位、三角形骨块,与椎体间有等距的透亮间隔并伴有硬化边缘或硬化带,一般不难诊断。有时需与板间骨(骨隙骨)鉴别,后者为椎间韧带的钙化影,呈等腰三角形(侧位片),位于椎间隙前缘的正中,底与椎体前缘平齐,尖向内指向椎间盘,两相邻椎角完整。此外尚需与青年脊柱后突(休门氏病),强直性脊柱炎和晚发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TD)等相鉴别。此类疾病多多个椎体或全部脊椎广泛发病,累计椎体前端上下角,与本病绝大多数单一椎体受累不同。STD只有男性发病,椎体普遍变扁并有驼峰表现,椎间隙均变窄等,与本病常单发,椎间盘无改变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