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肿瘤。
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肿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低毒恶性肿瘤,首次报道于1959年,据统计该病占胰腺原发肿瘤的0.17%—2.5%,年轻女性多见,男性罕见。据统计,84%的病人年龄在25岁一下,59%病人年龄在25岁以下。临床上病人多以腹部肿块或腹痛就诊,但20%的病人无临床症状,而在腹腔镜手术或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肿瘤可发生在胰腺的任何部分,以体尾部多见,约占65%。肿块多呈卵圆形,境界清楚,有纤维包膜,多向胰外生长,大小2.5—20cm,平均10cm。肿瘤内可出现出血,坏死,囊变及钙化。不少学者认为该肿瘤的典型病理学特征是:肿瘤呈囊实性并伴有不同程度假性囊肿的形成,肿块中心为出血坏死碎片,周围为分叶乳头状浅褐色实性组织;肿瘤与正常胰腺组织分界清楚,囊壁偶见钙化。肿瘤生长可浸犯邻近组织,如胃、十二脂肠、大血管等,但胰头部肿瘤较少累及胆总管引起梗阻性黄疸。有关本病的组织学起源颇多争议。目前,倾向于外分泌和神经内分泌起源。该肿瘤生长缓慢,预后较好,多数病人在肿瘤全切后可生存多年,但仍具有复发及转移倾向。目前,已有不少文献报道该肿瘤术后复发及肝脏转移。
ct表现:1.肿瘤内有实性和囊性结构,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在动脉期轻度强化,门静脉期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增强前后均为低密度。2.囊性结构为主或囊实结构比例相仿的肿瘤,实质部分呈附壁结节状或“浮云征”,或实囊部分相间分布。3.实性结构为主的肿瘤,囊性部分在包膜下呈串珠状。4.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多完整,壁光滑均匀,厚2—4cm,增强后强化明显,与胰腺分界清晰。
鉴别诊断: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肿瘤应与胰腺微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或癌、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胰腺癌、胰腺母细胞瘤,以及钙化出血的假性囊肿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