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m71094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0337:肺弥漫病变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4-7-4 1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病例337:肺弥漫病变

[emb6]
30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4-7-6 02:59 | 只看该作者

结果及点评


本例经肺穿证实为bac.


第一次ct片我们可以见到主要是双肺弥漫磨璃璃粟粒结节影,和右中肺的片状影.这确很难与粟粒肺tb区分.后者是大量tb杆菌一次侵入血循环所引起,以在原发肺tb中较多见,另外tb杆菌进入血流的途径有以下几种:1在初次感染早期,tb杆菌经过淋巴通路进入血循环,形成早期血行播散,这种播散病灶在机体获得免疫力产生和发展以后即可迅速消散或静止 2干酪样的原发病灶直接侵犯临近的肺a肺v 3干酪样的淋巴结引起的淋巴血行播散.如果按肺tb推断,在全身没有发现其他tb灶的情况下显然第2种更恰当.于是右中片状影便成了罪魁祸首.事实上,多家医院包括省级大医院均没有排除tb的可能.回头看,临床的某些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病人仅有轻微咳嗽而没有tb中毒症状.基于此,第一次ct检查后即行肺穿,确诊为bac.
  与转移瘤鉴别,个人认为如果加上右中片状影是较难用前者来解释的.
  病人后两次复查,可以发现bac的较明显演变特点:较快的融合与播散.肺内病灶从磨玻璃影较难分辨的粟粒结节影演变为边缘较清的粟粒结节.粟粒结节继而有扩大,融合.右中片状影的融合性更直观,表现为片状不断扩大,逐渐与周围结节连成一片.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4-12-31 21:27:58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4-7-6 03:17 | 只看该作者

接上文

接上文: 按现在越来越多学者的bac单起源论,右中片状影估计是bac的原发区域,满肺结节为支气管淋巴道播散的结果.这些播散的结节亦可逐渐增大出现区域性融合,最终肺内出现多发结节多发片状影共存.右中片影也应是融合的结果.仔细看右中片影周围有较多结节影,部分与之相贴,应该想到可能是多发结节融合所致.这种结节的融合显然不能用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来解释.
  bac可分为单发,多发型.国外学者发现孤立病灶切除后长期预后良好,而弥漫型患者则迅速面临死亡.多发型无论是经过何种途径播散而来,均系晚期改变.所以bac的在影像上的分型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本例为多发,在第一次ct后四月内死亡.
  总之,从这例bac的演变过程,我们大致可以看到bac的一些较明显特点,也验证了现行越来越多学者对bac发展规律的看法,我想这对我们今后工作大有裨益.-----应楼上同行之约,发表小小见解,不到之处还望指正,谢谢.

[本贴已被 m71094h 于 2004-7-6 0:19:47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4-7-6 15:16 | 只看该作者
可以发现bac的较明显演变特点:较快的融合与播散.肺内病灶从磨玻璃影较难分辨的粟粒结节影演变为边缘较清的粟粒结节.粟粒结节继而有扩大,融合.右中片状影的融合性更直观,表现为片状不断扩大,逐渐与周围结节连成一片.


感谢 m71094h 的精彩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4-7-6 21:2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 m71094h 的精彩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4-7-7 0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337:肺弥漫病变

以下是引用zzpcon在2004-7-6 13:23:13的发言:[br]感谢 m71094h 的精彩分析。

      [emb7]    [emb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4-7-8 0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337:肺弥漫病变

以下是引用jiajie在2004-7-6 7:16:48的发言:[br]可以发现bac的较明显演变特点:较快的融合与播散.肺内病灶从磨玻璃影较难分辨的粟粒结节影演变为边缘较清的粟粒结节.粟粒结节继而有扩大,融合.右中片状影的融合性更直观,表现为片状不断扩大,逐渐与周围结节连成一片.[br][br][br]感谢 m71094h 的精彩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5-1-1 05:22 | 只看该作者
光从片子看可真是不好下肺泡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5-6-2 23:0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的肺泡细胞癌的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5-6-4 18:08 | 只看该作者
粟粒性肺结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