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sdqzwy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X0809:骨盆、腰椎病变请关注!请分析!(补充临床化验资料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6-6-21 00:14 | 只看该作者
能不能把b27结果报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6-6-21 04:24 | 只看该作者

白塞氏综合征

白塞氏综合征是一种累及小血管的慢性炎性病变,疾病分类一般介于血管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之间,是一种具有多系统损害的疾病。1937年由behcet首先描述,病因至今不明,多倾向于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属少见无法分类的综合征,因有肠道炎症表现,故可将其归入肠原性关节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色素膜炎和皮肤受损四大症状],侵蚀性骶髂关节炎和肌腱附着病
[抄至关节病影像诊断学1999年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44页]

已收录到“影像文摘”中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7-1-11 23:37:29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6-6-21 05:13 | 只看该作者
长见识了,期待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6-6-22 06:1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补充资料

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尤其xiaoniu 、lkc8963版主的精彩发贴使我开拓了思路,最近我由于找病人询问病史所以耽误了时间,现补充化验资料,请大家继续讨论!
补充化验资料
hla-b27    +166
乳酸脱氢酶  260(正常值103-198)
碱性磷酸酶   124(正常值31-150)
血沉         4mm/h
ana及ena自身抗体谱皆为阴性
尿rt 隐血+2
蛋白质+-




[本贴已被 sdqzwyx 于 2006-6-25 22:56:09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6-6-22 19:56 | 只看该作者
本例以右髋疼痛首发于18岁,现右侧股骨头变扁,密度不均匀减低,关节间隙变窄,髋臼缘骨质硬化,双侧骶髂关节间隙消失结合腰椎改变及hla-b27,考虑为强直性脊柱炎,近年年轻男性以髋关节首发症状的强脊炎比较多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6-6-23 01:02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不排除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06:29 | 只看该作者

reiter氏综合征

近几天我查了有关reiter氏综合征的一些资料,然后问了病人详细临床情况,现汇报如下:
reiter氏综合征“三炎”是其特征
    90%的瑞特综合征病人在感染后3~30天(多数在2周内)发病。首发症状从尿道炎居多,其次为结膜炎和关节炎。并有全身不适、发热、体重骤降、衰弱或大汗。通常有1~3天的尿频、尿痛和尿道炎。可以出现明显的脓性分泌物或稀薄水样渗出物,偶而呈血性。尿道口可见红斑、水肿或浅表溃疡。部分病人有前列腺炎、出血性膀胱炎、附睾炎及睾丸炎。
    瑞特综合征的眼部损害表现为结膜炎、虹膜炎和角膜溃疡。结膜炎为轻度的无痛性发红、分泌物增多,单侧或双侧受累,2~7天消退,少数炎症较重者可持续几周。虹膜炎以单侧多见,也可双侧交替发作,持续1~2个月。
    关节炎虽然不是瑞特综合征的首发症状,但全部病人均可出现。典型的关节炎出现在初发感染发作后2~6周,呈急性发病。据统计,86%的病人表现为非对称性多关节或少关节炎。主要累及膝、踝、肩、腕、肘及髋关节,手和足的小关节也可累及。病变关节呈发热、肿胀、剧烈疼痛和触痛,并有功能受限。膝关节炎常有明显肿胀及大量积液。关节炎一般持续1~3个月痊愈,个别病人可长达半年以上。
瑞特综合征还有3种典型的肌肉骨骼病变1)整个手指或足趾的弥漫性肿胀,称腊肠指(趾);(2)骨膜炎:尤其在跟腱或髌腱附着点的肿胀或触痛,跟骨底面和跖底筋膜炎,常引起“痛性足跟综合征”;(3)下背痛:多系骶髂关节炎所致,常为非对称性,经常伴发韧带骨赘。
    瑞特综合征的皮肤损害为溢脓性皮肤角化病。开始是红斑基础上的水疱,发展为红斑、丘疹及结节,无触痛,可以融合,主要分布于足底,也可发生在手掌、阴囊或其他部位。病变外观与银屑病极相似。指甲营养不良、角化过度及甲下角化物聚可引起指甲脱落。
    黏膜损害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的无痛性溃疡。黏膜的损害还有外生殖器的改变,如发生于男性龟头、冠状沟和包皮的血疹、脓血疹及溃疡,有时龟头处如旋涡状,成为旋涡状龟头炎,女性生殖系统的症状相对比男性轻,常需妇科检查才能发现。

     我询问病人,只有虹膜炎反复发作的病史及腰腿疼病史,病人喜欢运动,以前总以为腰腿疼是由于活动或损伤所致,未引起注意,我把所查资料给病人看过,没有其他以上所说病史。

已收录到“影像文摘”中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7-1-11 23:44:22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06:37 | 只看该作者

补充资料

下面是我查的白塞氏病的一些临床情况,也对照一下:
白塞氏病临床表现:
1、口腔溃疡
      几乎所有的白塞病患者都有口腔溃疡,并且绝大多数患者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病变开始为一圆型红斑,随之出现疱疹或丘疹,1-2天内发展为溃疡,多位于舌尖及舌缘、齿龈、颊黏膜、软腭、咽喉部及扁桃体等处,严重者可累及整个胃肠道。溃疡疼痛,可单发或成批出现,多在2周左右愈合,不留瘢痕。但反复发作,间歇期不等。
          2、生殖器溃疡
      其发生率约为75%,一般发生于口腔溃疡后数月或数年。男性见于阴囊、阴茎、龟头、肛周等处,副睾及膀胱少见。女性多见于阴唇、阴道及子宫颈部。外阴溃疡较口腔溃疡发作次数少、数目少,但较深、较痛且不易愈合,愈合后可留有瘢痕。
          3、眼部症状
      约50%的患者出现眼部损害,其中1/3的患者以眼为首发症状。表现为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异物感、飞蚊症、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和失明等。眼球各组织均可受累,包括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脉络膜炎、玻璃膜炎、视网膜炎、视神经炎等,可单独或混合存在。眼部损害一般发生较晚,但危害较大。因受累造成失明者可达25%,视网膜病变和玻璃体病变是失明的主要原因。
          4、皮肤病变
      白塞病的皮肤表现多样,有结节性红斑样皮疹、毛囊炎样皮疹、脓疱疹、水肿性红斑或丘疹、多形性环状红斑、类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坏死性结核菌样丘疹、浅表性游走性血栓静脉炎及针刺反应等。白塞病皮肤病变的总表现率为96.8%,以针刺反应最具特征性。针刺反应也称皮肤非特异性过敏反应,是指在肌肉或静脉穿刺部位12-24小时后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斑丘疹,继而发展为水疱、脓疱和结痂。本试验的特异性高,阳性率为60%-70%,且与疾病活动有关。目前在有的白塞病疹断标准中已将针刺反应阳性列为一项指标。
          5、关节病变
      约60%患者出现关节病变。可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通常以非对称性膝、踝、腕、肘、指(趾)关节僵痛为主。亦可表现为腱端炎,大都呈自限性。有的患者病情呈缓慢进行性,可出现关节破坏、畸形和功能障碍。少数患者出现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x片显示关节间隙模糊或狭窄,关节部位出现溶骨性改变以及关节畸形。另有少数患者可出现骶髂关节炎病变。
          6、神经系统病变
      本病可累及大脑、中脑、小脑、脊髓、脑膜、脑神经和周围神经,表现为脑炎、脑膜脑炎、脑脊髓炎、脑神经炎及周围神经炎等。病理表现不以亚急性或慢性小血管炎为基础的脑脊髓炎,伴弥慢性脱髓鞘及坏死。出现发热、头痛、颅内压升高、偏瘫、截瘫、呼吸障碍、癫痫、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等症状,具有复发倾向。神经系统受累,是白塞病的严重病变。初次发作治疗效果一般较好,但复发病例疗效多欠佳。
          7、消化道病变
      消化道是本病最常受损的部位。从口腔到肛门的全消化道均可受累,好发于回盲部和升结肠,其次为食管下端和胃部。病变主要为溃疡,可为单发或多发,深浅不一,严重时出现胃穿孔或出血。部分遗留肠瘘或肠腔狭窄等后遗症。肠损害的病理改变为组织坏死和肉芽肿形成,病变中静脉损害多于动脉损害。
          8、血管病变
      全身大小血管均可受累,总表现率为4%-10%。大静脉受累远较大动脉多见,上下肢深浅静脉、腔静脉、肝静脉均可受累,常表现为受累部位的静脉炎、静脉血栓性脉管炎、静脉血栓形成。全身各部位中等经及大动脉均可受累,包括胸腹部大动脉、颈总、髂总、股、尺、桡动脉及肺、心、脾、脑等中动脉。基本病变为动脉内膜炎、血栓、动脉瘤或假性动脉瘤等。偶尔有心肌损害、心瓣膜病变及传导系统受累。其临床表现则根据受累血管的部位、炎症轻重、血供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等而异。
          9、其他
      除上述多种临床表现外,白塞病偶可累及肾脏,表现为间歇性蛋白尿及镜下血尿。肺部损害包括肺动脉瘤、肺栓塞、胸膜炎、气管支气管溃疡及洛血。心脏表现为心脏炎心脏内附壁血栓形成。
         病人也否认有相似病史。
     请战友们继续讨论,我已经在mri病例讨论区上传病人骨盆mri图片,感兴趣的可以参考

    请点击http://www.radida.com/radinet/read.php?tid=13812

已收录到“影像文摘”中

[本贴已被 sdqzwyx 于 2006-6-25 22:39:17 修改过]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7-1-11 23:39:31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6-6-26 22:2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我不知道有白塞病(behctet syndrome)和reiter氏征候群,现在知道了,长见识  
   
马上去mri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6-6-26 23:16 | 只看该作者
白塞氏病临床并不少见,但大多都误诊或漏诊。长知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