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生性软骨瘤
多见于干垢和骨干髓腔 可能由正常骨内异位性的软骨残留发展而来.
多发于11--30岁 较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6:1 该瘤多发于手掌指骨47.9% 股骨8.6% 肋骨6.1% 胫骨6.1%足骨5.6% 软骨瘤生长缓慢,症状轻,常因肿瘤长大发生畸形而发现.
主要症状是轻微疼痛和压痛,位于表浅者见局部肿块.肿块表面光滑,质硬,局部皮肤正常. 患部运动可轻微受限,偶尔可合并病理骨折.
影像表现:
x线:病变常开始于干垢部,随骨生长而逐渐移向骨干.病变位于骨干者多为中心性生长,而位于干垢端者则以偏心性生长为主. 单发性内生软骨瘤位于髓腔内,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骨质破坏区,多有硬化环于正常骨质相隔.病变邻近的骨皮质变薄或偏心性膨出其内缘因骨嵴而凹凸不平或呈多弧状.由于骨嵴的投影,骨破坏区可呈多房样改变.骨破坏区内可见小环形 点状或不规则钙化影,以中心部位较多.发生于指骨者多位于中段和近段,而发生于掌 跖骨者多位于骨干中远部.
ct:可显示髓腔内异常软组织影,密度略低于肌肉,内可见小环形 点状或不规则钙化影,邻近的骨皮质膨胀变薄,边缘光整 锐利,一般无中断,其内缘凹凸不平.增强扫描可见肿瘤轻度强化.
mri:未钙化的瘤软骨呈长t1 长t2信号.已钙化部分均呈低信号,但mri较难显示较小的钙化灶.
鉴别诊断:
1骨囊肿 极少发生于短管骨 少见偏心性生长.骨破坏区无钙化影.
2骨巨细胞瘤 手足骨少见 多见于干垢闭合后的骨端 膨胀一般较显著,破坏区无钙化影.
3上皮样囊肿 常为外伤性植入性囊肿,多见于末节指骨远端,骨皮质膨胀,边缘光滑,内无钙化.而本病少见于末节指骨.
4血管球瘤 多发生于末节指骨,有明显的疼痛和触痛.早期仅局限性骨质疏松,晚期可见边缘光滑的小圆形骨质破坏区(<1cm),但无钙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