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
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 hca)是肝脏少见的良性肿瘤,[face=黑体]发病因素:[/face]
①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认为雌激素避孕药的应用可促发本病,而且与用药量和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
②妊娠期和卵巢肿瘤患者易发生本病。也好发于患有代谢性疾病的病例,常易多发,且易发生恶变。
③本病也易发生长期应用含雄性激素类固醇药物的性功能减退的男性患者。
④可能还与先天性或后天性获得性肝脏血管异常有关;
⑤少数病例不伴有上述已知因素。
[face=宋体]病理特点:[/face]
①瘤细胞胞质含有较多的糖原和脂肪;
②有包膜:由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构成,完整或不完整;
③肿瘤可坏死出血。
超声表现
一般显示为不均质低回声,脂质成分或新鲜出血显示为强回声。doppler显示腺瘤内低速、低阻力,充分反应了其血供丰富且低速较慢的特点,与ct增强呈“快进慢出”相对应(如本例ct表现)。
ct平扫表现
①由于腺瘤由含有脂质较多的、形态一致的肝细胞和血窦组成,瘤内如无出血、坏死介钙化,肿瘤表现为低或等密度的肿块;
②肿瘤包膜可清呈低密度或不清楚;
③少数病例可显示瘤内脂肪,ct值密度低于水。(应该与肝血管平滑肌脂肪(肉)瘤鉴别!)
④破裂出血改变。
⑤在肝脏脂肪变性的病例,平扫和增强各期都表现高密度。
ct增强表现
总的表现为快进慢出。肿瘤周围肝动脉供血,缺乏门静脉和胆管
①瘤内如无出血、坏死介钙化,肿瘤大多数(80-90%)表现为动脉期均匀或较均匀的高密度增强,门静脉和延迟期更趋均匀但其密度下降,接近正常肝组织;
②小的肿瘤可快速增强,其密度也较高;
③大的肿瘤强化欠均匀,强化密度亦较低;
④肿瘤包膜伴同其瘤周供血血管,动脉期上可显示强化,瘤周透明环不强化,仍成透明环位于其内;
⑤少数腺瘤(1%)于动脉期可见早显的粗大引流静脉(认为是动静脉分流表现)
mri表现
①由于肝腺瘤由含脂质多的肝细胞组成,t1wi(36-77%)和t2wi(47-74%)均可呈高信号;
②gd-dtpa动态增强表现与ct动态增强相似。
③注入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微粒后,腺瘤组织不予吸收(不同于正常肝组织),所以在t2wi上之信号强度不降低。
鉴别诊断
①高分化hcc:在ct增强扫描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均表现为大致均匀的高密度影,但其在延迟扫描时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
②fnh:不含脂肪和糖原,t1wi、t2wi典型表现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几乎能达到血管密度和信号。
③极少数不典型血管瘤在动脉期扫描中明显强化,呈高密度,而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中为等密度,与腺瘤鉴别困难。(如本例)mri又利于两者鉴别。
[本贴已被 pp 于 2006-11-22 21:00:44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