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zhongguolong5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脑部] CT00815B: 男性,39岁。左侧额叶占位。(已手术有结果)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4-12-4 06:05 | 只看该作者
各位同仁都说了各自的诊断,还是请版主早点公布病理结果-——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4-12-4 06:1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恶性肿瘤可以明确,只是在分类和分型上是有困难的。[emb18][emb18][emb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4-12-5 01:20 | 只看该作者
胶质母细胞瘤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4-12-5 01:2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恶性胶质瘤,病变位置不象是脑脓肿的好发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08:21 | 只看该作者
还是jiajie 大夫厉害。


手术结果:星形细胞瘤(ⅲ~ⅳ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4-12-5 21:56 | 只看该作者

结果

ct815病理结果。
   

手术结果:星形细胞瘤(ⅲ~ⅳ级)。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4-12-5 21:40:50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4-12-5 23:16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转自《好医生网站》
胶质母细胞瘤影像表现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好发于深部脑白质,以额叶、颞叶多见,常侵犯邻近脑叶、累及基底节、丘脑,并可通过胼胝体侵犯对侧大脑半球,后颅窝罕见。肿瘤生长迅速多呈低密度或低、等混杂密度灶。形态多不规则,少数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不整,边界不清。肿瘤跨越中线侵犯两侧大脑半球时呈所谓蝴蝶状生长,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也可见于其他肿瘤。95%的病例肿瘤中心呈低密度,为瘤内坏死或囊变。瘤内出血很常见,钙化少见,出现钙化多代表肿瘤是由低度星形细胞瘤恶变而来。肿瘤周围水肿和占位表现常较为明显,使中线结构移位,邻近的脑室、脑池受压变形,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脑积水。

     ct增强:肿瘤实体部分强化明显但不均一,常为厚的、不规则的边缘强化.

       mri平扫:t1wi 肿瘤实体部分呈等或低、等混杂信号,与肿瘤周围水肿的低信号往往不能区分。坏死和囊变也呈低信号,其信号强度常低于肿瘤实体部分。t2wi 显示肿瘤及其相关变化优于t1wi,肿瘤实体部分呈高或高、等混杂信号。坏死和囊变呈高信号,肿瘤周围水肿也呈高信号。亚急性出血在t1wi和t2wi 均呈高信号。

    mri增强:呈不规则的边缘环状强化,实体部分强化明显,囊变坏死区及肿瘤周围水肿均无强化。值得注意的是肿瘤的实际浸润范围常超过强化的范围,镜检发现在强化边缘以外常可见肿瘤细胞浸润,多数在强化边缘以外2cm之内,也可远达3.5cm。mri对比剂(gd-dtpa)的常规剂量为0.1mmol/kg,增大对比剂的剂量(0.2~0.3mmol/kg)可使肿瘤的强化范围扩大,更接近肿瘤的实际上大小,这样可以更准确的估计肿瘤的浸润范围。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年龄较高(40~65岁),肿瘤较大(直径5mm以上),位于脑白质,肿瘤周围水肿和占位表现明显,ct密度不均,mri呈混杂信号,增强后肿瘤呈不规则环状强化等可作出诊断。主要应和下列病变鉴别:

    (1)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主要区别为肿瘤内坏死、囊变、出血较少见。肿瘤周围水肿和占位表现较轻,肿瘤强化程度低于胶质母细胞瘤。

    (2)星形细胞瘤:发病年龄轻,一般没有坏死、囊变、出血,可有钙化。肿瘤周围没有或仅有轻度水肿和占位表现,肿瘤本身没有或仅有轻微强化。

    (3)脑脓肿:脑脓肿可以表现为环状强化,形状较规则脓肿壁厚度较为均一,如不均一,则皮质侧壁略厚,髓质侧壁较薄。结合急性感染病史,诊断并不困难。

   (4)脑转移瘤:单发的转移瘤与胶质母细胞瘤鉴别较困难,使用大剂量mri对比剂(常规剂的2~3倍),在原有病灶的基础上发现新的病灶则则支持转移瘤的诊断。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4-12-6 7:18:04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4-12-6 02:15 | 只看该作者
已收到,多谢!
个人认为,影响学毕竟是影像学,太精确的诊断会断自己的后路。[emb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4-12-6 02:17 | 只看该作者
考虑为胶质母细胞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4-12-6 0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