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骨干外后方骨性突起,皮质与母骨相连,其后方尚见一条片状骨性密度灶.局部皮质无缺损,肿块后方软组织内密度似见减低,年轻武警战士.
首先考虑为骨旁脂肪瘤,建议ct。好象本网站有个读片帖里就有个骨旁脂肪瘤的。
需考虑的疾病有骨软骨瘤、应力性骨折、骨化性肌炎、皮质旁软骨瘤、皮质旁骨肉瘤及骨旁脂肪瘤所致的骨性突起。
一 首先应该除外的是骨软骨瘤:1 股骨干而非骨端或骺端;2 皮质相续但小梁未见相续。
二 皮质旁软骨瘤:x线表现以碟性皮质凹陷伴有局部增生硬化,骨旁出现软组织肿块且有砂砾样、斑点样、环样钙化为特征。肿瘤可有连续或不连续的骨性包壳与缺损区新生骨相连,不完全性包壳表现为肿块边缘部位皮质的棘状突起。可以排除。
三 骨旁骨肉瘤:本病最突出的x线特征是肿瘤基底部与骨皮质相连,沿骨干向外突出生长,其余近骨干部与骨皮质之间有一1~3mm透亮线或称“线样”征,但仅30%的病例可出现,据此可诊断骨旁骨肉瘤,但无此征者也不能否定。本例亦无软组织块,皮质完整,基本可排。
四 骨化性肌炎:好发于青年男性,主要发生在软组织内,常有局部外伤史。影像学特点是骨化自外周向中央发展,长条长片与肌束平行,本例那个条片影不能排除骨化性肌炎。
五 应力性骨折:本例不是典型部位,而且用骨痂形成不好解释,骨痂形成一般为环周状而非尖角状。
骨旁脂肪瘤:约40%出现骨性突起,位于骨干,有时平片可见透光低密度块,骨突直接伸入其内呈树枝状,为骨压力性刺激而非骨膜增生,本例骨突及条片状影形态均类似骨旁脂肪瘤改变,唯一不能确定的是软组织内透光肿块不是特别明显,但不能排除,所以最好的办法是ct,我曾经遇到一个f32y的病例,当时我就诊断为骨软骨瘤,但是做了ct后发现了一个软组织内的脂肪瘤,骨突直接伸入其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