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后分析:
临床资料:31岁男性,表现胸痛,咳嗽。
影像所见:胸部正位片:左侧膈顶中外侧膨隆,呈大片实变,外高内低改变。ct平扫:左侧胸腔内见大量脂肪密度影,边界清晰,其内密度欠均匀,有不规则气体影,其下方与肠管相连。纵隔右移。
影像诊断:左侧胸腔内病变,提示腹腔内网膜和胃肠道疝入胸腔,考虑左侧胸腹膜裂孔疝。
胸片确实与胸腔积液鉴别,建议加照左侧位胸片。患者31岁,不知是否有外伤史?
点评:
定义:腹腔内或腹膜后脏器或组织均可通过横膈的先天性或获得性缺陷,以及通过创伤性裂口进入胸腔而形成膈疝。
常见临床分类:
一、食管裂孔疝,最常见。
二、胸腹膜裂孔腰肋三角区疝(先天性),发生率其次。
三、胸骨后或胸骨旁裂孔胸肋三角区疝(先天性),最为少见。
四、创伤性膈疝,多见于左侧,有明显外伤史。
病理及解剖:
食管裂孔疝最常见,常为胃等脏器通过食道裂孔疝入,多为胃肠道钡餐检查时发现,在此暂不讨论。
胸腹膜裂孔腰肋三角区疝是婴儿中最常见的膈疝,病变大都见于左侧,正常横膈的后侧部,应在胎儿8周时经胸腹膜与横膈相连接而闭合。因为肠道在10周时从卵黄蒂返回腹腔。如果肠道过早(在8周前)返回腹腔,或者胸腹闭合延迟或不全,即可发生膈疝。有人报告约有6%的老年人可有beckdalek缺损而导致膈疝;故又称beckdalek疝。可有或无腹膜形成的疝囊。
胸骨旁疝罕见,其发生率不足全部膈疝的10%,此疝通过morgan孔,位于膈的前部,内侧边界为膈之胸骨边缘,外侧为起于第七肋软骨的肌纤维,正常时只通过乳内动静脉。疝常发生在右侧;疝内容有网膜、肝或肠。大多有疝囊。
创伤性膈疝最常见的原因是弹片伤、刺伤(直接性穿通)、撞车或从高处跌下(间接性)。但有时较轻的胸腹部撞击或阵发性呕吐也可导致横膈破裂。无疝囊。
影像诊断:诊断主要依据平片、胃肠道造影、ct及mri检查,由于疝内容不同而表现各异;因此总结一些基本原则以供参考:①病变部位,与膈密切相关,对分型有重要鉴别意义。②疝内容物,如胃、肠等含气组织,网膜、肾周等脂肪,肝、脾、肾等实质器官。③对周围脏器推移征,如食管裂孔疝对膈脚的推移。④疝入物与腹腔器官的关系,通过对疝内容物的追踪,可发现其内容物与腹腔脏器的关系,而且腹腔器官可因此而改变位置。⑤疝环处狭窄,大多膈疝于疝环处变窄,如疝入物有肠道可导致肠梗阻等。
膈肌疾病中较常见的是膈疝,由于腹腔及胸腔内压力的差异和腹腔脏器游动度大,膈疝形成后,膈下的腹腔脏器即疝入膈肌上方的胸腔内。膈疝根据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后天性和创伤性三类。有疝囊的称为真疝。
膈肌膨出症属于膈肌无力类疾病,包括膈肌麻痹和膈肌膨升症,它又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两类。它可以是膈神经损伤;其他全身性疾病;或某些药物引起,在膨出的膈肌中心不应有疝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