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翁志蓬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1897:[转帖]新生儿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5-10-5 23:30 | 只看该作者
yuanfang_22提出就ct1897病例进一步讨论,从而引出积水型无脑畸形和重度hie的鉴别问题。他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大家学习。我和jiajie版主积极支持,并且已把该病例置顶,希望大家积极参加讨论,不要灌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5-10-6 20:5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gao老师的资料和指点。
关于积水型无脑畸形和重度hie,我认为虽然病理原因不十分相同,但是病理过程很接近。
积水无脑畸形病因可能为颈内动脉发育不良,造成额,颞,顶叶皮质及白质广泛破坏,液化,形成巨大的囊性结构。囊壁外层为软脑膜结蒂组织,内层由残存的灰质和白质构成(这可能是重度hie的鉴别点)
重度hie的病理为脑血供和气体交换障碍所致的全脑性损伤。主要表现为脑水肿,缺血,液化。小脑,脑干和基地节区的神经合团均可受累(和重度积水畸形的鉴别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5-10-6 21:08 | 只看该作者
此例患儿亦诊断为:积水型无脑畸形
片示:1 双额,颞,顶叶广泛密度减低,但在脑沟裂处依然可见密度稍高影(应该是残存的白质结构)
2 侧脑室旁白质结构依然可见。反证法-----如果是重度hie患儿,侧脑室旁的白质结构应该首先受累(血管的分水岭区)
3 基地节区神经和团比较完整,小脑和脑干未见明显受累。
综上,积水型无脑畸形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5-10-7 01:40 | 只看该作者
我已拜读各位战友的精彩分析。我首先考虑是以灰白质均受侵犯的代谢性脑病,以海绵壮脑白质营养不良{cd}可能性大。其此是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ald_1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5-10-7 21:31 | 只看该作者
gaozhengyi将ct1197病例诊断为hie。
yuanfang_22将ct1897诊断位积水型无脑畸形。
他们两位的这种坚持己见的精神在很长时间里听到的少了,在这里幸运的听到,感觉十分亲切。此病例讨论到这里,我觉得谁对谁错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有他们这种执着精神已经使我们深受感染。
  真理越辩越明,只有在不断的辩论中真理才显得祢足珍贵,也只有在不断的辩论中得到真理才记忆深刻。我深刻得体会到有他们两位是我们医学界的幸事,是我们影象学界的幸事,更是我们网站的幸事。一个单位有这样的人将会兴旺发达,同样一个网站有这样的人也会兴旺发达。真诚地希望我们网站有更多这样的人才充实,使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5-10-8 01:16 | 只看该作者
03年的病例,05年又热起来,可见它的价值:

这个小孩除图片外病史太简单,新生儿:是一天的小儿、一周的小儿、还是29-30天的小儿(出生后一月内的小儿都是新生儿。);是顺产的小儿还是难产的小儿;是反应好的小儿还是反应差的小儿。每一点不同都会产生一个不同的结论。我们影像医生拿到片子都会有一个第一印象(结核、肿瘤、炎症等等),就是常见的和表现较为接近的影像可能诊断,但它不是你将要给出的结论。

这个小儿脑基底节区及小脑区应该是接近正常的密度区,而两侧大脑半球的密度应该是密度底的区域(没有ct值,最好有ct值更能说明问题。这一点与大脑血供的不同有密切关系。),沟回存在,说明脑实质是存在的,其中的稍高密度区可能是存在出血的区域(这一点在临床上是诊断重症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一重要依据:不论缺氧面积多大,只要合并有颅内的出血都应该诊断为重症缺氧缺血性脑病。)

单单从片子上看符合重症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表现。

如果是一个较大一点的新生儿、或者是一个顺产的新生儿还有其它一些病可以考虑:比如重症感染病例、重症缺氧病例等等。

请高手指点,见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5-10-8 06:06 | 只看该作者
考虑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密度减低为脑组织坏死,期间见条索状高密度为脑组织相对无坏死区,而基底节及小脑呈略高密度,是由于周围坏死的脑组织衬托的结果,我看双侧侧脑室并无明显增大,脑组织坏死液化只有形成软化灶时才会引起负占位效应,此时脑室才会扩大,但脑组织液化坏死形成软化灶需要一定时间,3天不可能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5-10-9 1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1897:[转帖]新生儿

以下是引用gaozhengyi在2005-9-26 9:06:00的发言:[br]阅过病例,新生儿,除小脑、脑干和基底节区外,其他大脑各叶均呈弥漫分布的低密度影,皮髓质交界消失,双额脑沟可见条形高密度影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系统不小反而略大,提示脑组织低密度已经不是以水肿为主了,而是倾向于向坏死后的液化发展,另外双侧大脑半球弥漫分布的脑回状高密度为恢复或尚保留的有血供的皮层组织。[br]综上所述,我考虑其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鉴于多个脑叶低密度并皮髓质交界消失,分度应为重度,请结合临床。[br]从图片上看,该患儿预后极差。[br]

[emb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5-10-10 04:11 | 只看该作者
我本人支持hie.但是最后的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过程.这种科学精神 .学术氛围 这类情节 太少 .            [emb20][emb20]让我们为之鼓掌!!!!!![emb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5-5-27 08:45 | 只看该作者
考虑白质营养不良症,神经鞘磷脂代谢障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