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胜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1908:透明隔囊肿~~~发给大家看看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5-10-1 00:50 | 只看该作者
在下认为透明隔囊肿囊壁外突,间距大于0.5cm,二者同时具备即可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5-10-1 05:08 | 只看该作者
终于了解5脑室和透明隔囊肿的鉴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5-10-1 06:55 | 只看该作者
有占位效应,典型!!![emb7][emb7][emb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5-10-5 08:36 | 只看该作者
[emb6]典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5-11-15 03:32 | 只看该作者
很典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5-11-15 0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5-11-17 0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1908:透明隔囊肿~~~发给大家看看

以下是引用jiajie在2005-9-28 7:33:00的发言:[br]支持透明隔腔(第五、六脑室)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5-11-17 20:56 | 只看该作者
深刻。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7-4-8 17:4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向老师的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1-10-9 21:03 | 只看该作者

Re:透明隔囊肿(spc)

引用第11楼向医生于2005-09-28 05:56发表的 透明隔囊肿(spc) :
本例符合透明隔囊肿诊断。
透明隔囊肿也叫第五脑室,属先天异常。 自dandy 1931年报告首例透明隔囊肿(septum pellucidum cyst,spc)以来,类似报告并不少见,随着ct和mr的应用和普及,国内外相关报告明显增多。一般认为,透明隔囊肿是一个良性的、孤立的囊性病变,不与脑室、蛛网膜下腔相通,囊液与脑脊液成分相似,囊液可能产生于囊壁。囊壁很厚,通过电镜对囊壁的超微结构进行组织学分析,观察到囊壁是由许多原纤维和纤维结构构成,囊壁似乎是源于透明隔,而非脉络丛和蛛网膜。
ct或mr检查表现为透明隔增宽,向两侧弧形膨出,内含与脑脊液密度或信号相同的囊液。ct增强扫描,囊壁均无强化。
一般认为,透明隔囊肿(spc)可分为二类:无症状性透明隔囊肿(aspc)和症状性透明隔囊肿(sspc),后者又称扩张性透明隔囊肿(espc)。aspc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espc可能引起室间孔堵塞、脑深部血管扭曲移位、下丘脑和视交叉受压等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aspc一般毋须治疗,作定期检查动态观察即可。espc一旦确诊则需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较多,如开颅行囊肿切除、囊壁开窗、囊肿\\|侧脑室分流、侧脑室\\|腹腔分流等术式已被广泛采用,但因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反应重、并发症多而有待改进。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发展,特别是立体定向技术的进步,使对本病的手术治疗更为简便、准确和安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