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yuanfang_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1924:眼眶占位性病变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5-10-8 20:43 | 只看该作者
[emb7][emb20]多谢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5-10-9 05:33 | 只看该作者
皮样囊肿,定位在泪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5-11-1 06: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辛苦了,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5-11-1 09:44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也遇到了位置一样的病例,但密度不同,因此诊断不同;就此病例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首先定位:右眼眶外上方骨壁下占位,位于外直肌外侧,挤压推移眼球,因此定位在眼肌椎外间隙的肿瘤;
那到底是来自骨膜下(血管,神经,淋巴,泪腺等)还是来自眶骨本身的病变?骨窗进一步排除了来自眶骨本身的
病变,因为眶骨明显的受压变薄,而非膨胀或骨质破坏;而且病灶边缘光滑,边界清,因此应该考虑良性占位;
(二)鉴别诊断:
1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或纤维瘤-----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内可见坏死囊变等;
病灶内密度尚均匀而且较低,增强后无明显强化,包膜轻度强化----不支持;
      可以排除!!!!
2来自泪腺的病变:上皮样良恶性混合瘤或非上皮样肿瘤(,炎性假瘤,淋巴瘤样增生,淋巴瘤)
上皮样良性混合瘤:密度尚均匀,包膜完整,边界清,与眼外肌分界清----支持;
                         但病灶密度过低,而且无强化-----不支持(肿瘤强化明显)
       可以排除!!!
上皮样恶性混合瘤:边界不清,与眼肌与眼球分界不清,眶骨骨质破坏-----不符合!!
      可以排除!!!
非上皮样肿瘤 ---淋巴瘤样增生,淋巴瘤(形态不规则,保绕眼球生长,呈长扁形;颅骨没有压迫或破坏,侵润性生长,临床病史等)----不符合;
      可以排除!!!
炎性假瘤:临床病史没有红肿热痛,眼肌没有增厚等---不支持;
      可以排除!!!
3横纹肌肉瘤:常见与儿童,骨质破坏,侵润生长,边界不清等----不支持;
      可以排除!!!
4脑膜瘤:密度与增强都不符合;
      可以排除!!!
5皮样囊肿:密度较低,内常有脂肪密度灶------本例中似乎没有明显的脂肪密度,因此可能性较小;
6畸胎瘤:没有钙化或牙齿等高密度灶-----不符合!!
最后只有的诊断:表皮样囊肿

                   表皮样囊肿详细说明(来自文献)
一、概述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又叫胆脂瘤或珍珠瘤,是神经管闭合期间,外胚层细胞移行异常所致。约占颅内肿瘤的1%。表皮样囊肿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在矢状中心线附近,如颅底中线的蛛网膜下腔。此外,桥小脑角区也是好发部位,这可能是由于胚胎期,当第二脑泡形成时才形成外胚层残余的结果。其好发部位依次为:桥小脑角区、鞍上池、四叠体池、大脑外侧裂和侧脑室等。
二、肿瘤病理和生物学行为
肿瘤外表光滑或呈结节状,有包膜,包膜可有钙化。瘤内为黄色较浓液体、脱落的上皮细胞、角质和胆固醇结晶,囊壁外层是少量纤维组织,内层为角化的鳞状上皮。
三、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与囊肿所在部位有关。桥脑小脑角池区的表皮样囊肿可使第7、8、9对颅神经受累,临床上出现面瘫和听力障碍。发生在后颅窝可引起走路不稳等小脑症状。鞍上池者可出现视力下降、复视和眼球活动障碍等。若囊肿破裂可出现脑膜炎症状。
四、影像学表现
1.ct表现 平扫时,扁平型肿瘤位于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表现为形态不规整的低密度影,密度较均匀,边缘尚清楚,偶见钙化。团块型肿瘤位于硬膜外,形态多为球形,密度不均匀,为高、等、低混杂密度,边缘清晰。增强扫描见绝大多数表皮样囊肿在增强扫描无强化,但偶可见肿瘤边缘呈轻微弧形强化。
表皮样囊肿的诊断要点为:扁平型表皮样囊肿有“见缝就钻”的特点,肿瘤沿蛛网膜下腔漫延;团块型表皮样囊肿则多为位于硬膜外的球形混杂密度影。环池、四叠体池表皮样囊肿长期压迫脑干,可使其变形,故有时尽管肿瘤已被全切,但变形的脑干尚未复原,所以在术后复查时,扩大的脑池有时仍类似肿瘤存在。
2.mr表现 表皮样囊肿内容物含有大量的胆固醇结晶,这与脂肪瘤具有液态脂肪有所不同,t1弛豫时间并不缩短。因此,在t1加权像上,表皮样囊肿的信号强度稍高于脑脊液信号,与脑实质相比为低信号影。偶见表皮样囊肿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这是由于囊肿内容物含有可溶性脂质和泡沫状脂质或点状出血所致。当表皮样囊肿位于硬膜外时多表现为混杂信号。t2加权像上,表皮样囊肿为较均匀性或非均匀性高信号。当囊肿位于蛛网膜下腔时,t2加权像上可见囊肿边缘有一菲薄的更高信号带,这是囊肿旁残存的脑脊液所致。增强扫描,表皮样囊肿一般无强化表现。偶见囊肿边缘轻度强化或囊肿内有分隔样轻微强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6-1-6 0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6-8-23 20:50 | 只看该作者
经验,经典,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6-11-22 19:01 | 只看该作者
皮样囊肿
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9-7-31 07: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0-1-28 22:4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0-1-29 01:47 | 只看该作者
难得见到,谢谢各位同行的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