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usa911g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3335:左侧面部肿块是什么来源的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6-4-11 22:53 | 只看该作者
1 神经源性
2 腮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6-6-1 06:23 | 只看该作者
来源于腮腺,混合瘤可能大,其他如淋巴瘤待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7-3-31 05:10 | 只看该作者
收到结果,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7-3-31 14:47 | 只看该作者
收到结果,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7-3-31 14:58 | 只看该作者
神经纤维瘤病
单发的神经纤维瘤凸出于皮面,皮下也可触及,呈圆形、结节状或呈梭形不等。质软硬兼有,多数较软,成年发病较多肿块呈多发性、数目不定,少的几个,多的可成百上千难以计数。小的如米粒,大的似拳头,甚至可达十数公斤以上。可松弛地悬挂于皮表,皱褶及松弛可致畸形明显。神经纤维瘤沿神经干的走向生长时呈念珠状,或蚯蚓块状形结节(见附图42)。此外神经纤维瘤皮肤可出现咖啡斑,大小不一,形如雀斑小点状,或大片状,分布与神经纤维瘤肿块的分布无关。肿瘤数目不多的患者,皮肤色素咖啡斑状沉着是纤维神经瘤的重要诊断之一。

  本病多发于躯干,有时出现于四肢及面部,患者常合并许多疾病应予重视加以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7-3-31 17:23 | 只看该作者
来源于腮腺,混合瘤可能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7-4-1 03:1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7-4-2 05:18 | 只看该作者
收到结果,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7-4-2 06:41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左侧腮腺混合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7-4-8 05:40 | 只看该作者
腮腺混合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岁左右居多,表面光滑呈结节状。具有结缔组织包膜,包膜较完整,可有上皮细胞、软骨样组织、黏液样组织,偶可出血、液化、坏死、囊变,有时可见钙化,具有多形性和混合性。
   
  ct可清晰显示肿瘤存在,混合瘤与正常腮腺组织存在良好对比。混合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病灶边缘清晰,可呈不规则或浅分叶状 ,密度一般较均一。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可见强化,边界与周围间隙、邻近结构显示清晰。腮腺混合瘤可发生恶变,ct扫描显示无包膜,呈浸润生长,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其与周围肌肉脂肪界限消失,邻近骨质破坏如茎突、乳突破坏、颈部淋巴结肿大时,可考虑有恶变,ct可对炎症、钙化、脂肪样变、囊变作出诊断。
   
  腮腺肿瘤中,由于其他良性病变较少,其表现与腮腺混合瘤常有混淆。当腮腺区肿块有钙化时可考虑腮腺混合瘤,且为良性病变,应与神经鞘瘤、淋巴瘤鉴别。腮腺深叶肿瘤应与咽旁间隙肿瘤鉴别,如肿瘤与腮腺间脂肪带存在着为咽旁间隙肿瘤,反之为腮腺深叶混合瘤,腮腺深叶混合瘤多位于茎突前,将颈内动静脉推向内后方,但较大的咽旁间隙肿瘤可没有脂肪带存在 。
   
  综上所述,ct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可清晰显示腮腺的占位病变,对肿瘤的定位准确,敏感性较高,可显示邻近脂肪带,周围组织界限、邻近骨质有无受侵,可作出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