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 of bone)属于网状内皮系统疾患,最多发生于小儿和青少年,大约2/3发病于20岁以前,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和外伤有关。除指骨和趾骨外全身各扁平骨均可发病,颅骨和肋骨为好发部位,也可以发生在椎骨、下颌骨、股骨和肱骨。病灶较小的嗜酸性肉芽肿可以无症状,生长较快者可以出现局部间歇性疼痛、软组织肿胀,但无充血和发热现象。实验室检查可有白细胞增多和嗜酸性细胞增多,血沉加快。长管状骨的嗜酸性肉芽肿常因外伤发生病理性骨折来诊。病变半数为单骨发病,余为多骨或一骨多病变。在病理上镜下可见多种细胞成份,包括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嗜酸性细胞、多核细胞、纤维母细胞、浆细胞等,肉芽肿自骨髓侵蚀骨皮质,呈膨胀性扩张并可以穿破骨皮质。影像学为发生于颅骨、骨盆、肋骨以及长骨骨干或干骺端的卵圆形溶骨性透亮区,单或多发,无骨质硬化象和骨膜反应.。活检是确诊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