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森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骨关节] X0442:[分享]三个人骨折部位惊人相似!再添一例!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5-12-13 22:09 | 只看该作者
是啊,工作中常碰到.两天见三个,真多.我一个月见了两个都觉得挺惊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5-12-17 03:45 | 只看该作者
没见过,下次见就认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5-12-24 01:13 | 只看该作者
象骨骺分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6-1-2 08:07 | 只看该作者

快速跑中髂骨骨折实例分析

下载一文章,以加深印象。或许也对大家有用。
    快速跑中髂骨骨折实例分析
    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害是难免的[1] ,且多见于四肢,其原因多与活动中技术动作不规范、准备活动不充分有关。但近两年来,发现有一种运动损伤的发生除了与学生自身因素有关外,运动场地因素在损伤的发生中也不可忽视。这就是在快速奔跑中发生的髂骨骨折,现对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分析,以利往后避免和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1  实例报告
   实例一:梅山中学初三学生陈某,男性,17岁,于2002年4月6日校田径运动会男子200米决赛中,在通过弯道时,突然右侧髂部剧痛,无法动弹,随即躺倒在跑道上,强迫性右侧屈曲半卧位。现场检查右侧髂骨上缘处压痛,右下肢活动受限,右腿无法伸直,立即用担架送医院,经x光拍片示:右髂骨翼下缘弧形致密骨片影向下分离,髂骨翼中部横行长条线样低密度影。诊断为:右髂骨骨折。嘱髂屈曲位卧床休息1个月,现患者仍在康复中。
    实例二:皇岗中学初二学生何某,男性,16岁,在2000年10月校田径运动会上,在200米决赛通过弯道时,突然右侧髂部疼痛,面色苍白,运动受限,随即送医院就诊,诊断为:右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在家卧床休息一个月后康复。
    2  发生原因讨论:
    2.1.1赛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是导致损伤发生的重要原因。二例在跑动中发生髂骨骨折的学生均是平时运动速度快的学生,损伤发生在决赛中也说明他们是学生中运动的姣姣者。仗着自身肌肉爆发力强,奔跑速度快,赛前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关节、韧带没有活动开,致使比赛时肌肉用力不当,大腿前肌群强力收缩造成其肌肉上端附着点处骨组织撕裂,形成髂骨骨折。
    2.1.2学生快速跑技术差是导致损伤发生的主要因素。200米比赛既要跑直道又要跑弯道,技术要求较高。由于平时训练不够,学生快速跑技术要领没掌握,尤其是弯道跑技术动作没掌握,比赛中跑弯道时,技术动作不正确,致使缝匠肌在转弯时过度收缩造成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
    2.1.3局部肌肉力量较弱。因为骨盆在人体的特殊位置和功能,不属于主要运动部位,在平时教学和运动训练中练习不够。日常训练多进行的是四肢力量的练习,造成这一部位肌肉力量薄弱。因此,除了注意加强专门的技术训练,应注重局部肌肉力量和专项力量锻练,掌握正确规范的运动技术动作,提高运动及身体的协调能力,防止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同时比赛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也是防止发生运动损伤的重要方面。
    2.2场地原因:两例快速跑动中发生的髂骨骨折与当时比赛的场地有一定关系。发生髂骨骨折的项目同是200米决赛,而发生损伤的地点均在跑道弯道处(时钟一点处),引起了我们对发生骨折的运动场地的关注。调查发现,这两所学校的田径场均为非标准田径场[2]。标准田径场为半圆式400米田径场(弯道半径为36米),其中梅山中学的田径场为300米田径场(弯道半径为26米),而皇岗中学的田径场为250米田径场(弯道半径实测仅为18米)。相对于400米标准田径场来说,运动员在这种半径小、转弯急的田径场上进行比赛,通过弯道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大,为了克服强大的离心力,跑道外侧肢体须用力蹬踏,右侧肢体所承受的力量超出了运动员本身的承受能力,肌肉强力收缩导致髂骨骨折。因此,我们认为,快速奔跑途中发生的髂骨骨折,尤其是发生弯道处的骨折与运动场地有很大关系,而且越是小半径田径场发生损伤的几率越大。因此,我们建议,中学以上的学生进行训练比赛时,应尽量在标准田径场进行。同时提请教育规划部门在进行学校建设时,对于运动场地的规划应有长远眼光,尽量建标准田径场;确因场地所限,只能因地制宜建造非标准田径场时,应尽量考虑使田径场弯道的半径宜大不宜小。这样运动员在弯道时离心力减小,减少了运动损失发生的几率,还有利于运动员更好地发挥速度,创造出好成绩。
    参考文献
    [1]顾小玲,孙建平. 165例学生意外伤害原因分析. 中国校医,2001;15(2):114
      [2]叶国栋. 体育运动场地. 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1981. 2
注:本文已在中国校医杂志2002年第(5)期上发表

已收录到“影像文摘”中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7-1-26 0:05:51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6-1-2 08:11 | 只看该作者

髂前上棘疲劳性骨折2例报告

又下载一篇
髂前上棘疲劳性骨折2例报告

杨飞 刘桂东 程广明

  例1:男,20岁。就诊前2个月,患者逐渐感觉右髂部疼痛,活动时加重。查体:右髂前上棘处增大,压痛,无红肿,用力屈髂时疼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象及血沉均无异常。骨盆x线片示右髂前上棘处有一模糊的斜行骨折线,最后诊断为疲劳性骨折。给予对症处理,并嘱卧床休息,症状逐渐消失。
  例2:男,17岁,因右髂部疼痛1个月来诊。有反复剧烈运动骨劳损史。查体:右髂前较对侧明显突出,肿胀,压痛,用力屈髂疼痛加重。x线片示右髂前上棘撕脱并稍向下方移位,周围有骨痂生长。诊断:右髂前上棘疲劳性骨折,处理同上。
  讨论:上述2例均有大活动量锻炼和运动过度史,在反复的屈髂屈膝动作中缝匠肌持续有力的收缩,造成髂前上棘强力牵拉,终致髂前上棘骨折。对此类患者,如能仔细询问病史,结合查体情况,多可避免误诊。x线摄片对本病有诊断价值,片中可见骨折线或有骨块分离移位,常见大量骨痂形成。治疗时,应保持患肢屈髂位卧床休息,借此减轻疼痛及骨折的分离程度,3~4周即可。如撕脱骨块移位较大,宜行手术复位内固定,预后良好。

杨飞(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277300)
刘桂东(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277300)
程广明(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277300)

已收录到“影像文摘”中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7-1-26 0:06:20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6-1-4 05:23 | 只看该作者
肌肉牵拉引起的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6-1-19 0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x0442:[分享]三个人骨折部位惊人相似!再添一例!

以下是引用huxinbo2003在2005-11-7 17:59:00的发言:[br]撕脱性骨折,应力性,髂前上棘撕脱。很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6-1-19 22:4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学生平时锻炼不够。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6-3-1 2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x0442:[分享]三个人骨折部位惊人相似!再添一例!

.

我前面发言中提到,这是髂前下嵴骨折,《骨关节创伤x线诊断图谱》(黄耀华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p186上有完全一样的图片。因当相机出了点问题,没能及时将图片贴出,现补上.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6-3-1 15:49:26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6-3-3 00:06 | 只看该作者
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