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x线检查设备的数字化进展
zhuzhiyuan 2007-7-4
x线发现110余年来,x线摄片和x线透视两者是传统的检查手段。这种传统的检查方法始终是医学影像学检查中的主角。尽管新的影像技术不断出涌现,如超声、磁共振、核医学等。但是新近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大型医院影像诊断学中,首诊选择的检查:x线片48%,透视约27%,ct占11%,磁共振占3%,超声占3%,核医学占8%。传统的x线检查依然是影像学检查的主体,它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医学领域。
一,传统x线设备的发展方向
1,传统x线摄片设备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前七十余年,x线(摄片透视)设备完全使用模拟影像技术。即x线穿人体透检查部位后照射在荧光屏、或作用于银盐胶片,在荧光屏或显影的胶片上形成影像。此间的技术发展集中于x线球管,荧光屏,胶片,增感屏及设备机械结构等方面的改进。以后的三十余年至今,模拟影像技术又发展出影像增强器,x线片洗片机以及移动x线机等设备。机器更加完善、人性化。但是其影像的储存特征仍为胶片和模拟的电信号。
近三十余年,随着电子业和计算机业的发展,及其向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以可数字化存储为特征的x线设备大量出现,同时出现了大量非x线原理的影像检查设备。磁共振,超声,核医学成像,正电子ct等均为数字化的非x线设备;以x线成像的ct也由于某些原因不再被列于x线设备的行列。数字x线在近十余年也投入了实际使用的行列。它的特征是x线影像可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传输(携带),并且便于计算机后处理,同时可制作胶片影像。数字x线在影像学的诸多指标方面已经比较接近传统x线影像,基本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随着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数字x线设备的进一步完善,可以预见在不甚遥远的将来,传统x线设备会部分被数字x线设备取代。
2,传统的x线透视设备:透视早期使用荧光屏。x线穿过被检查的躯体后,直接在荧光屏上形成荧光影像;检查者在荧光屏后同时被x线照射,个人损害大。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模拟信号的影像增强器,国内80年代开始普及。并且,同时完成了观查人员隔室检查,很好地保护了影像诊断人员。90年代后数字式的影像增强器增多,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在内,数字影像过程的记录以及影像处理功能开始大量使用。对于医疗纠纷急剧上升,并且要求医院举证自身无过错的中国来说,十分必要。
二,x线设备数字化的方式
1,x线胶片扫描仪:使用专用扫描仪对现有的x线片扫描,将模拟影像转换为数字影像。此法的优点:改造成本低,方便。其缺点:①操作复杂,质量难以保证;②透视影像无法保存,应用范围小;③工艺流程延长,速度慢;④多数不符合通用dicom (数字影像传输与储存协议)3.0标准。胶片扫描方式一般适应于教学和科研,实际的日常工作使用的价值不高。
2,计算机x线摄影术(computed radiographu cr):cr与常规x线摄片的流程类似。不同之处有两点:①以影像板(ip)取代胶片和暗合,在ip板上形成潜在影像,影像板经消除潜影后可以反复使用。②ip板直接在专用的读取设备上得到数字影像,在计算机上显示,可经相机打印成胶片。cr的优点:①简单的利用了原有的x线设备,不需要大规模的改装。②移动或床边摄影方便,摄片与读片过程可以分开进行。③影像质量有稳定地提高;格式符合通用dicom 3.0标准(数字影像传输与储存协议)。cr的缺点:①摄片流程无根本的改进,流程繁琐,时间长。②摄片成本明显提高。
尽管优缺点并存,但是cr已经是一种完整的数字影像设备,有特征性的使用领域。虽然有部分人士认为“cr是从模拟影像到数字影像过渡时期的中间产品”。但是,因其完整性,而且具有特征性用途,现在认为:“cr终将会被淘汰”者已寥寥无几。
3,数字x线摄影术(digital radiography dr):广义的dr包括cr,扫描得到的数字x线影像以及电视透视转换的数字影像。狭义的dr特指将x线能量直接转换为数字影像技术。狭义的dr是目前普遍认为较为理想的医用x线数字化方案,影像格式符合通用dicom 3.0标准。dr通常指狭义的数字x线摄影术,其具体的实现方法有以下几大类。
ⅰ,影像增强器耦合技术(ccd): ccd是英文charge coupled device 即电荷耦合器件的缩写,是一种光电转换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块。其原理与影像增强器相同,带有光学聚焦系统,但其ccd的影像矩阵很大,远大于普通电视视频的矩阵,现已超过2048×2048;影像动态响应快;像素影像字节位数超过12位。影像增强器耦合技术ccd方式通常被称为数字成像的ccd,它的优点:①数字化成像速度快;②设备较其他dr设备价格低;③具有双能量x线摄影等特征用途。缺点是:①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器件娇贵;②少数像素损坏后只能用软件修补,存在易于遗漏的问题。ccd类型的dr
ⅱ,dr成像板技术:dr成像板是一种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它直接将x线能量转换为数字影像,影像区面积已达到17"×17"(430mm×430mm),像素矩阵>3000×3000,检测灰度级≥14bit。通常认为这一大类的dr成像板是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