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吸收的急性硬膜下蛛网膜下腔混合出血翁志蓬[b][size=4]快速吸收的急性硬膜下蛛网膜下腔混合出血[/size][/b]
[b]病灶特点[/b]:
1、首诊CT均表现为类似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新月形混杂高密度影;
2、病灶吸收很快,多在短时间(1-7天)内吸收;
3、病灶密度混杂,可见不规则形或带状低密度区;
4、病灶临近脑池、脑沟密度升高;
5、病灶多位于额颞部;
6、部分病灶可沿蛛网膜下腔“游动”(血肿重分布)。
[b]形成机制[/b]:
蛛网膜的局部或广泛撕裂,导致硬膜下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通过撕裂的蛛网膜而相通,通过流动的脑脊液而吸收。
【杜绪仓,等.快速吸收的急性硬膜下蛛网膜下腔混合出血的CT特征.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