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登录
医影在线 返回首页

无知的个人空间 http://bbs.radida.com/bbs/?68827 [收藏] [复制] [RSS]

统计信息

已有 3 人来访过

  • 积分: 188
  • 好评度: --
  • 威望: 12
  • 金钱: 19
  • 贡献值: 79
  • 银元: --
  • 好友: --
  • 主题: 45
  • 日志: --
  • 相册: --
  • 分享: --

    现在还没有相册

    现在还没有记录

  • 性别保密
  • 生日1978 年 6 月 6 日

查看全部个人资料

    现在还没有动态

  • 分享了一篇日志(2010-11-30 15:06)
    椎管内脊膜囊肿
    翁志蓬
    椎管内脊膜囊肿按nabors方法分为Ⅰ、Ⅱ和Ⅲ3型,Ⅰ型又分2个亚型,Ⅰa 型(椎管内硬膜外脊膜囊肿 )和Ⅰb型(椎管内硬膜外脊膜囊肿)。   MRI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   [b]1.椎管内硬膜外脊膜囊肿(Ⅰa 型):[/b]MR表现较具特征性,其MR特征有:T1WI上囊肿呈境界清楚的长条状囊袋影,位于脊髓背侧,囊液呈均匀性低信号。病变区段椎管增宽,脊髓受压、萎缩变细,紧贴椎体后缘,硬膜外脂肪消失而堆积于囊肿的上下端,呈弧形或杯口样改变,根据硬膜外脂肪的改变可以清楚地显示囊肿的上下境界。T2WI上囊液信号呈均质性高信号。囊肿与脊髓之间有低信号细带相隔。增强扫描囊壁及囊液未见增强。椎管内硬膜外脊膜囊肿的MR表现较典型,一般无需与其他病变相鉴别。   [b]2.骶管内脊膜囊肿(Ⅰb 型):[/b]MR表现特点为囊肿位于骶管内,呈卵圆形、串珠形或不规则形,境界清楚。T1WI上囊液呈均质性低信号,与硬膜囊末端有高信号脂肪相隔。骶椎后缘可以受压呈弧形压迹。T2WI上囊液呈均质性高信号。骶管内脊膜囊肿可以与蛛网膜下腔相交通或不交通,前者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而后者常引起临床症状。MR流动敏感序列可以鉴别两者,相交通者囊液呈低信号强度,不交通者囊液呈较高信号强度   [b]3.根性囊肿(Ⅱ型):[/b]MR表现特点为根性囊肿发生于神经根袖,常偏向一侧。可以发生于脊椎的任何节段,并能进入椎间孔或骶管内,呈卵圆形、长条状或哑铃形。囊肿内有神经根通过。囊液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T1WI上呈均质性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囊肿及囊液均不增强。发生于骶管内的Ⅱ型囊肿常使骶管扩大,骶椎受压呈弧形压迹。Ⅱ型囊肿需要与囊性神经鞘瘤相鉴别。神经鞘瘤可以发生于脊髓的各个节段,不仅可以累及硬膜下或硬膜外,而且可以同时累及硬膜内外。神经鞘瘤可以伴有囊变。但囊性神经鞘瘤的囊液于T1WI上与脑脊液信号相似或稍高于脑脊液信号,T2WI上囊液信号比脑脊液信号更高,呈明显的高信号;增强扫描囊性神经鞘瘤的囊壁或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同时神经鞘瘤可以伴有出血。发生于骶管内的ⅱ型囊肿需要与骶管内脊膜囊肿相鉴别,前者常偏向一侧,囊内有神经根通过;后者常位于骶管内正中,使神经根受压移位。   [b]4.椎管内硬膜下脊膜囊肿(Ⅲ型):[/b]因囊壁较薄,MRI一般不易显示囊壁,缺乏直接征象,仅能通过一些间接征象做出诊断。但其MR表现具有以下特点:Ⅲ型囊肿可以累及整个脊椎也可以仅累及局部蛛网膜下腔,囊肿常位于脊髓背侧,腹侧少见;囊液可与蛛网膜下腔相通或不通;因囊液信号同脑脊液信号相似,故囊肿与正常蛛网膜下腔不易区分,仅能通过脊髓受压情况来判断病变的范围。部分病变因蛛网膜小梁增生明显,T1WI上囊肿内可见细丝样中等信号增生的蛛网膜小梁影。先天型囊肿可伴有脊椎的发育畸形、脊髓低位固定等。Ⅲ型囊肿需要与肠源性囊肿相鉴别:肠源性囊肿常位于脊髓腹侧;可嵌入脊髓内,使病变上下端脊髓呈杯口样改变;囊液信号在T1WI上往往稍高于脑脊液信号;可以伴有半椎体等脊椎畸形。 【原帖地址:[url=http://www.radinet.com.cn/portal/read.php?tid=20503&page=2]http://www.radinet.com.cn/portal/read.php?tid=20503&page=2[/url]】

现在还没有日志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马上注册


现在还没有留言

现在还没有好友

最近访客

现在还没有访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