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血管母细胞瘤

2005-9-8 09:01| 发布者: 影像王| 查看: 4471| 评论: 0|原作者: 影象王|来自: MRI0112

男,42岁,偶有头部不适.






liang12334566发言:左侧小脑半球见一囊实质异常信号灶,前份呈长t1长t2信号,后份呈结节状等、略长t1略长t2信号,后份内见斑点状长t1短t2信号灶(血管?),增强结节灶见明显强化,冠状面与天幕呈锐角稍粘连,相邻周围小脑实质见不规则斑片状水肿区,考虑血管母细胞瘤可能性大,多谢.

医学奇才发言:血管母细胞瘤!大囊小结节,好发于幕下!

only发言:血管母细胞瘤,结节强化较明显,有血管流空影,星形细胞瘤没有他强化明显了,另外年龄也是20-40岁。髓母细胞瘤小儿易得,75%发生在15岁以下,第二发病高峰是20-30岁,40岁以上罕见。

病理结果血管母细胞瘤

wzq点评
血管母细胞瘤又称血管网织细胞瘤,属血管源性无包膜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2%。
血管母细胞瘤具有明显的年龄学特征和部位特征,血管母细胞瘤的发病高峰为20一40岁。可发生于脑的任何部位,90%以上位于小脑半球,少数位于延髓、脊髓、但幕上罕见。
mri t1wi 囊腔型囊液为等或高于脑脊液信号,囊腔结节为等或略低信号,实质型为等信号。
mri t2wi 囊液为高信号,囊腔结节和实质型为略高或等信号
增强后壁结节呈明显强化,实质性者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境界清楚。
肿瘤内或周边常可显示异常的肿瘤血管。即扩张的蛇形扭曲的肿瘤动脉或引流静脉,t1wi,t2wi均呈低信号。
鉴别诊断:
星形细胞瘤:多见于儿童,多发生于小脑半球。mri显示病灶为长t2、长t1信号,可不强化或不规则强化,无血管流空信号。
动静脉畸形:多见于20~40岁,可见于任何部位。mri显示蚯蚓状血管流空信号。病灶无出血时无占位效应。
转移瘤:多见于40岁以上,典型表现为结节病灶 周围有明显水肿,多有原发病史。
髓母细胞瘤:常见儿童,好发小脑蚓部,平扫信号偏高, 增强后明显强化,无血管流空征象


古月点评:小脑血母一般是大囊小结节,但也可是完全实性的,也可部分囊变,但该病例实性部分周围可见流空的血管,这是血母或恶性胶质瘤的特点。

病例来源:mri0112,由影像王发布:
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8&view_id=4677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