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8岁,右上腹部不适3月。pe:腹部稍隆,触及一 肿块,无压痛![]() ![]() ![]() ![]() ![]() ![]() ![]() ![]() ![]() ![]() ![]() wawaquan 的发言: 空肠平滑肌肉瘤可能大。淋巴瘤待排。 lz8320473的发言: gi:胃,十二指肠,空肠近段未见异常。空肠远段或者空,回肠交界部分见充盈缺损。 ct见以肠壁增厚为主要表现,肠管局部隆起,可见有造影剂附者,强化密度不均匀,部分有囊变现象,静脉期强化密度较均匀,但仍然可见囊变。肝,脾(--)腹腔内未见到明确肿大淋巴结。 定位;我愿意把它定在空肠或者空,回肠交界部分。理由,增厚的肠管内可见造影剂附着。gi示肿块与空肠关系密切,最后几幅图象仍然可以看到空肠黏膜。另外,与结肠的区别在于始终没有见到结肠袋。况且,未到结肠显影时间。 定性;小肠肿瘤以 1, 小肠平滑肌瘤可能性大。为小肠最常见的肿瘤。小肠平滑肌瘤起源于肌层或黏膜下层,趋向向壁外生长而非向腔内生长。因其内部可见囊性变,不排除肉瘤的可能性。 2, 腺癌,好发与回肠下段,癌肿多呈环状生长。 3, 淋巴瘤。淋巴瘤以胃肠道受侵为首发症状者,肠壁浸润性改变表现为肠壁呈结节性生长或向心性增厚。 复习一下,加深印象 战友的图象非常漂亮,只是小了些,放大后仍不失真。 此病例的定位是诊断的关键,定位准确给以后定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1, 是在小肠还是在大肠?a,从造影时相看,应该在小肠。正常情况下钡剂从小肠到回盲部,大约30分钟左右,而到横结肠需要3--6小时,即使是使用胃复安,也需要90分钟以上。本例在胃肠造影第7辐即可显示病区,显然也就是10多分钟的时间。造影剂不可能到达横结肠。b,小肠自左—中—右,然后向下再向右上进入回盲部。典型的小肠鱼肋样黏膜逐步减少直至消失,而本例空肠黏膜和病区呈直接过度,可以肯定位于空肠或空/回肠交界处。 2, 是小肠病变还是腹腔病变?从病区中心部分空腔看,空腔形态多变,成裂隙状,有与空肠同等密度的造影剂,应该是肠腔,肠壁环行偏心性增厚。虽然不能测ct值,但脂肪成团块样堆积,应该成片状,不难鉴别。 确定为小肠肿瘤(crohn s病可以肠壁增厚,但本例明显成软组织块,可排除)那么范围小多了,首先需排除转移瘤。原发性肿瘤以平滑肌瘤最常见,其次腺瘤,类癌,淋巴瘤等。根据瘤周是否浸润,内部是否有坏死,有无腹腔淋巴结肿大等作进一步良/恶性鉴别。 ![]() ![]() pgs-001的发言: 无可讳言,这是一个好病例。 (1)首先从定位上来说------病变来源于消化道,还是来源于腹腔内。 1)如果来源于消化道------是来源于十二指肠、空肠、还是升结肠的肝曲下? 2)如果来源于腹膜腔,此病变又会是个什么? (2)影像学表现与分析: 1)肝曲下的一个较大的软组织密度占位,病变的边界相对清楚,增强时有较为明显的不均匀性强化。平扫时病灶内可见不规则的低密度,在增强时亦未见强化,但从相对密度值来看,此不规则低密度应不高于腹部的脂肪,甚至于还要低一点儿。 2)软组织占位性肿块的后方,似乎仍可见未充盈肠管形态伴行,从其走行上看应为升结肠。 3)软组织肿块的最上方层面与胃窦区及十二脂肠关系甚密,由于本病患者在扫描时造影剂已进入下面的肠管内,而胃内及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内充满了低密度的充填物?(想请问楼主的是------平扫图片是同一次检查吗?)这样给本病的定位也提高了难度。 4)肿块内的不规则形态的低密度------应该说是高于空气的密度,大致与脂肪相当,如果是发生于肠管上,此征象又如何解释? 5)消化道检查:胃,十二指肠,空肠上部未见明显的狭窄。下部空肠或上组回肠区域钡充盈不佳------空-回肠区占位?还是腹腔内占位包裹压迫肠管。 6)腹腔内未见到明确肿大的淋巴结。 诊断: 根据以上征象 1)基本上可以排除结肠癌,而来源于小肠的恶性或低度恶性肿瘤不能排除 2)来源于肠壁周围组织的肿瘤亦不能排除。 定性: 1)小肠原发性淋巴瘤 2)小肠间质瘤 病理结果:空肠弱性间质瘤,谢谢讨论 病例来源:ct2423 。 由realzyc发布: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9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