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70岁,经常感觉右上腹不适,来医院检查超声发现肝脏占位,定性困难,来做ct三期增强扫描。血象、肝功能均正常。 也许这个病例对大家来说诊断很容易,我上传这个病例的目的是:强调说明肝脏增强扫描的方法必要性、重要性,通过这个病例发现该病变的三期增强扫描的影像特征。大家对这个病例讨论时,敬请重点讨论方法和影像特征性表现。 平扫 ![]() ![]() ![]() ![]() ![]() ![]() ![]() 动脉期 ![]() ![]() ![]() ![]() ![]() ![]() ![]() 门脉期 ![]() ![]() ![]() ![]() ![]() ![]() ![]() ![]() 平衡期 ![]() ![]() ![]() ![]() ![]() ![]() ![]() 延时6分钟扫描 ![]() ![]() ![]() ![]() ![]() 向医生 的发言: 平扫肝右前叶内低密度肿块影,边界较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早期病灶边缘呈小结节样及斑片状高密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增强区域进行性向中心扩展,呈稍高密度影,但病灶未完全充填。 诊断:肝右叶血管瘤。 肝血管瘤通常为海绵状, 没有包膜, 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一般认为,典型的肝血管瘤在ct上表现有: (1) 平扫呈低密度; (2) 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 (3)增强区域进行性向中心扩展; (4) 病灶增强的密度逐渐减低;(5) 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时间大于3 分钟。 由于病灶内血流和造影剂进出的速度不同, 以及血管腔大小与血流速度的关系复杂, 肝血管瘤的ct表现多种多样, 综合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将肝血管瘤的螺旋ct表现分为6 种类型: ⅰ型: 动脉期病灶边缘结节强化, 门脉期强化结节向中心扩大,病灶未完全充填; ⅱ型:动脉期病灶边缘结节强化,门脉期强化结节向中心扩大,病灶完全充填,显示为高密度影; ⅲ型:动脉期病灶无强化,门脉期显示边缘结节状强化; ⅳ型: 病灶在动脉期与门脉期均呈现均匀强化的高密度影; ⅴ型:动脉期病灶呈现均匀强化的高密度影,门脉期显示为等密度灶; ⅵ型:病灶在动脉期与门脉期均无强化,呈现为低密度影。 本例应该属肝血管瘤ⅰ型。 caihe的发言: 雷主任提供的肝脏三期增强扫描:肝右叶血管瘤(1型)的病例真典型,可当教材使用,向主任分析很到位、细仔。值得我们学习。 听蝉观竹 的发言: 是我们医院的家属,所有影像检查都符合肝脏血管瘤,这个病例没有做手术,但是已经随访了7年,一直没有变化,afp一直正常。这是近期的三期扫描片。因为典型所以上传与大家分享。 听蝉观竹 的点评: 典型的肝脏血管瘤有一个强化特点: 从动脉期开始,强化的结节是与主动脉的密度是一致的。我做过ct值的测试,大家可以观察一下是不是有这样的特点。 ![]() ![]() ![]() ![]() 病例来源:ct2131。由听蝉观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