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6岁,头痛、呕吐三日,四肢肌力、活动正常。![]() ![]() ![]() wawaquan的发言: 右额叶深部等低混杂密度影,部分囊性变,累及胼胝体膝部,周围重度水肿,右侧脑室受压变形移位,中线结构移位明显。考虑:星形胶质细胞瘤可能大。建议增强。 鉴别诊断:脑脓肿:额叶脑脓肿多为额筛蝶窦炎蔓延所致。片中额筛蝶窦未见明显异常。 haogandian的发言: 右额叶混杂密度,周围密度稍高中心呈囊性变,病灶见低密度水肿,胶质瘤. 牟言科的发言: ct表现:右额叶深部等低混杂密度影,部分囊性变,累及胼胝体膝部,周围重度水肿,右侧脑室受压变形移位,中线结构移位明显。 诊断:胶质瘤可能大,不排除转移瘤。建议增强扫描。 鉴别诊断:脑脓肿:脑脓肿为“小病灶大水肿”本病例尽管未增强扫描,但是也可以看出其内的部分实性部分也较大,而且,额部的脑脓肿多为额筛蝶窦炎蔓延所致,片中额筛蝶窦未见明显异常。转移瘤:需要有相应的原发灶病史,不过,建议做胸部的相关检查。 caihe的发言: 该病例头痛、呕吐只有三天,病人发病前无明显头痛,只是感冒时有轻度头痛,次日好转。该患者1月前在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手术,病理诊断:胶质母细胞瘤。mri术前诊断:高级别胶质瘤。目前患者行化疗、放疗。mri片患者带走,该患者还做了mri灌注及mri波谱分析,我拿到后一定上传。 胶质母细胞瘤占胶质瘤的50%,常见于幕上大脑半球,病理以坏死、出血为特征。占位效应和血管源性水肿,病灶呈分叶状非均质性,多为结节型、环型或混合型,瘤内常见坏死、出血,钙化少;强化明显,多呈不规则及厚壁花环状强化。ct平扫:肿瘤多以低密度为主或以等密度为主的低、等混合密度病灶 该病例病灶密度为等密度为主的低、等混合密度病灶,占位效应明显。 病例来源:ct2491 。由caihe发布: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92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