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 男 8岁 ,体重18kg, 两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咳嗽、发热39度以上,伴畏寒、寒战、抽搐,无咳痰、流涕、恶心、呕吐,使用抗生素和降温药后体温可以下降但易于反复。 体格检查: 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啰音 颌下及颈部触及数个稍肿大的淋巴结 肝、脾不大 t:39度 实验室检查:wbc:一直偏高(10-12)*109不 等 nc: 75.3% ![]() ![]() ![]() ![]() ![]() ![]() ![]() 入门小生的发言: 病理结果:纤维组织细胞瘤,细胞生长活跃 zhanyong的点评: 纤维组织细胞瘤起源于纤维细胞及组织细胞,是以纤维成分为主的一组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可分为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非典型纤维组织细胞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良性者又包括硬化性血管瘤,纤维黄色瘤,真皮纤维瘤。其共同特点为好发于肢体真皮内或者深部组织内,如大腿、臀部等;偶见于腹膜后、盆腔、肺等部位。肿瘤基本成分为纤维细胞,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和胶原纤维。临床上发生于肺部的纤维组织细胞瘤以恶性者居多。良性者少有报道。 1.肺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主要表现为肺部肿块。由于包膜完整,肿块边缘光滑。一般密度均匀无钙化,较大者可由分叶,内部可发生坏死或者囊性变。较小者需与周围型肺癌及良性肿瘤(样变)如炎性假瘤、结核瘤、错构瘤等相鉴别。较大者需与肺部肉瘤、癌肉瘤、胸膜间皮瘤等相鉴别;靠近后胸壁者尚需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相鉴别。可以经皮肺穿,但如穿到坏死组织容易影响到病理准确性。 1.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简称恶纤组(malignantfi-broushistocytoma mfh)是肺内少见的肿瘤之一 ,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软组织肉瘤之一 ,男性多于女性 ,以四肢、躯干及腹膜后为多发 ,约 90 %可转移到肺 ,但原发于肺者极少见。发病年龄平均在 5 8. 5岁 ,2 0岁以下诊断须特别谨慎。肺原发恶纤组临床以咳嗽、血痰、发热为主;影像表现为软组织肿块,较大者常有囊变、坏死及空洞,一般无钙化;临床无特殊症状 ,易误诊为肺癌。但影像学与肺癌仍有区别 :①瘤体大 ,边界清。②周围型居多。③无毛刺 ,密度低。④易侵犯胸壁或肋骨。肺原发恶纤组在肺内形成孤立性结节 ,无包膜 。该病恶性度比较高,易复发,预后不良。主要死因是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少见;长期生存病例比较少见。 本病例为8岁儿,非常之罕见。 gaozhengyi的点评: 感谢入门小生提供的少见病例,而且临床和影象学资料齐全,病理结果可靠,并且针对该病例做了相关知识的介绍,这是难能可贵的!zhanyong斑竹也对纤维组织细胞瘤从病理学、影像学及鉴别诊断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一并致谢! 通过这个病例可以作一简单总结: 1 该患者为8岁儿童,儿童肺内的肿瘤性病变相对少见。国内外文献上关于儿童肺肿瘤的介绍一般仅限于肺母细胞瘤,对其他间叶起源的肿瘤涉及很少。 2 该患儿有肺部感染史,病史较长,而且实验室检查也支持存在感染性病变,这一点似乎为诊断为肺脓肿提供了依据。 3 病变发生于下叶后基底段,呈孤立的球形。由于该部位为肺隔离症的好发部位,尽管增强扫描没有出现明确的主动脉供血分支,加上忽视了儿童肺肿瘤性病变的可能性,所以很多人都首先考虑为肺隔离症。 以上几点对于确定病变是炎症性、肿瘤性还是先天发育异常增加了难度。但增强扫描发现肿块实质部分有明显的强化,动脉期可以看到内部弯曲的血管分支,提示血供丰富;肿块内部坏死形态不规则,肿块边缘清楚,在肺窗上没有看到渗出、瘢痕及卫星病灶,这些都提示为肿瘤性病变的可能。增强后没有看到主动脉分支供血,可以排除肺隔离症。在肿瘤性质和起源上,根据肿瘤的形态结合患者年龄应想到间叶组织来源。 该病例为少罕见病例,希望大家通过对这个病例的讨论和分析,了解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一般情况,对于儿童肺内肿块的鉴别诊断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病例来源: ct1920。由入门小生发布: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72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