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者,50岁,发现左腹部包块一个月![]() ![]() ![]() ![]() ![]() ![]() ![]() ![]() ![]() ![]() yxxz的发言: 考虑腹膜后恶性肿瘤. huangaiying1的发言: 胰尾前方巨大实性占位,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左肾受压,增强后轻度强化,考虑后腹膜占位病变,间叶组织肿瘤可能性大 夏明华的发言(结果): ct2542病理结果---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左肾侵犯 . 谢谢各位战友参与讨论,腹膜后原发性肿瘤比较罕见,多起于中胚层组织,以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恶性畸胎瘤多见,本例病变巨大,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其内见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轻度强化,囊性坏死区不强化;术中见包侵犯肾蒂及肾包膜。 向医生的点评: 本例显示左肾前间隙内一巨大非均质性肿块,其内有稍低密度区,未见明显脂肪样密度及钙化或骨化影,肿块与前肾前部分界不清,增强扫描肿块有轻度-中度强化,其内有少许低密度不强化区. 诊断为左腹膜后平滑肌肉瘤侵犯左肾成立. 患者最后手术及病理结果证实了这一诊断. 讨论:平滑肌肉瘤常发生于胃肠道及子宫, 偶见于腹膜及腹膜后间隙。中老年人多发。发生于腹膜后间隙者早期一般无临床症状,当肿瘤较大时可压迫或推移邻近脏器和腹壁,产生相应症状和体征。ct 检查表现为近似肌肉密度的软组织肿块, 中心多有囊性变或坏死, 一般无钙化。病变中心可出现水样密度区,形状不规则,如坏死区很大,可表现类似囊肿,肿瘤内有出血时可出现高密度影。晚期平滑肌肉瘤可通过血行、淋巴及种植转移,尤以血行转移多见,最常见转移至肺部,其次为肝脏、纵隔、心包、肾脏等。转移灶常与原发灶相似,表现为团块状或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常有囊性低密度区。恶性程度高的平滑肌肉瘤易复发。本病需与腹膜后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畸胎瘤、纤维组织细胞肉瘤及神经源性肿瘤鉴别。鉴别要点为:脂肪肉瘤含有脂肪组织,可有纤维间隔,少数有钙化;横纹肌肉瘤比较少见, 两者鉴别困难; 畸胎瘤多为良性,起源于三个胚层,ct 表现可见液性、脂肪组织、钙化及软组织结构,增强扫描时实质部分可出现强化, 鉴别诊断不难;纤维组织细胞肉瘤约1/4可见不规则钙化斑; 神经源性肿瘤多位于中线两侧, 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其密度可从水样密度到肌肉密度,大多数为良性。 病例来源: ct2542。由夏明华发布: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9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