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9岁。头晕头痛3月余,呈进行性加重,尤以近3天为重。![]() ![]() ![]() ![]() ![]() zzhm发言: 首先定位在脑外囊性占位; 定性-t2以高信号为主,左后缘见斑片状低信号/t1以低信号为主,比脑脊液信号稍高,相应左后缘为稍高信号,+c后病灶周边强化,其内无明显强化,边界清楚,位于中线结构,占位效应明显。 提示仅供参考-1不考虑血管母细胞瘤(因为强化不支持)2-蛛网膜囊肿一般无强化,也不支持; 3-我们曾经遇到一例老年女性小脑部硬膜下陈旧性出血所致囊性占位,影象表现有相似; 4-部位位于中线,不除外皮样囊肿,再是肿瘤。 影象王发言: 中线区囊性占位,首先应该考虑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血管母细胞瘤;这个病例在用序列上有待完善,在鉴别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时一定要加做水抑制序列(flair),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内含有蛋白胆固醇结晶等异常物质,用水抑制成像就无法将其抑制为低信号,而蛛网膜囊肿内是单纯的脑脊液,所以能被抑制为低信号,这也是mr在诊断这个疾病的优势所在,所以应该合理的应用它独特的检查优势。表皮样囊肿本身很软,张力非常低,所以形态多不规则,典型叫:见缝就钻!张力相对比较高的是皮样囊肿、血管母细胞瘤和蛛网膜囊肿,因没有用flair序列所以这个不能诊断,那么增强后囊肿壁有强化并见结节,按排除法肯定会把蛛网膜囊肿排除在外了!伴有结节的囊肿最常见的为血管母细胞瘤和囊性胶质瘤,结合临床病人年龄较大,所以多考虑血管母细胞瘤。最后意见:血管母细胞瘤可能性大,皮样囊肿不完全除外。请大家批评指正! 结果: 开颅后见:肿瘤发自四脑室下部前髓帆及栓部,与小脑蚓及小脑组织无明显粘连,约4.5x4.0x4.0cm大小,见有2x2x1cm大小壁结节,显微镜下完整切除壁结节及瘤体。 病理报告:纤维细胞型脑膜瘤。 【mzjctmr 点评】 脑膜瘤细胞学表现可分为:合体细胞型、纤维母细胞型、血管膜细胞型、过渡型和恶性型。目前who根据肿瘤增值或跃程度及其侵袭性等生物学行为将脑膜瘤分三型:典型或良性脑膜瘤,占88%-94%,不典型5%-17%,间变形即恶性脑膜瘤占1%-2%。囊性脑膜瘤少见,占3%-5%。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可能与肿瘤出血,缺血坏死,瘤组织空泡变性,黏液变及脂肪变性有关。囊性脑膜瘤影像主要有两种表现:1种为囊肿并存壁结节,增强扫描壁结节明显强化,与胶质母细胞瘤小脑毛细星形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征象相似,另一种为环状强化的囊性肿块,与脑脓肿转移瘤及脑囊虫病的影像相似。 病例来源: mri0194。由mzjctmr发布: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8&view_id=7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