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6y右眼突数年,b超示右眼眶内占位,![]() cefcmj发言: 无临床症状,只好瞎猜了! 影像:右眼眶内外侧椎外囊性占位病变,其内有斑点状钙化,右眼球受压稍外突,相应眼眶外壁受压凹陷,无明显骨质破坏。 诊断:右眼眶内皮样囊肿可能性大。 xiaoniu发言: 右眼眶肌锥侧外囊性占位病变,有斑点状钙化,皮样囊肿可能性大。 lkc8963发言: 病史:女6y右眼突数年,b超示右眼眶内占位; 影像学表现: 1 部位:右侧眶内外上象限,肌锥外; 2 形态:椭圆形,内前缘光整; 3 密度:囊性,其内见钙化;ct值不清不知有否脂肪密度; 4 周围结构改变:右眼球轻度受压前移,眶外后壁骨质呈切迹样或弧形改变。 诊断:右侧眶内皮样囊肿。 鉴别:1 泪腺上皮样囊肿:起源于泪腺管扩张,临床上多有泪腺炎反复发作史。 2 毛细血管瘤:软组织密度,鼻内侧内上象限好发; 3 泪腺区其他肿瘤:软组织密度,+c有强化。 结果: 感谢各位的精彩评论,此病人手术证实为皮样囊肿。 qinwei260点评: 皮样囊肿为较常见的眶内先天性病变,占框内所有病变的1%-2%为最常见的部位为外上象限,是有眼眶骨缝隙间外胚层组织发育时残留于软组织内的结果。按发病部位可分浅表型及深部型,而本例为后者,ct表现(1)囊性占位,囊内脂肪密度为特征表现,囊内亦可呈肌肉密度,病变均无强化,(2)囊壁极光滑,可部分钙化,无强化。(3)相邻眼眶骨质呈压迫性改变,鉴别诊断;(1)鼻窦粘液囊肿当发生在眶内壁而又不是为脂肪 密度时与鼻窦粘液囊肿不易鉴别,(2)泪腺上皮囊肿起源于泪腺管的扩张,多伴有泪腺炎反复发作史,本在发病年龄。部位。ct表现较典型, 病例来源: ct2664。由qinwei260 发布: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9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