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骨化性纤瘤

2006-5-10 00:46| 发布者: cefcmj| 查看: 4541| 评论: 0

m 10y,发现鼻窦肿物1年余。












xiaoniu发言:
右侧筛窦区囊性肿块,边缘骨化,内见斑片及条状骨密度影,上达额窦,下侵右上颌窦,鼻中隔向左偏曲,双上颌窦液性密度增高影,有液平,鼻腔狭小,右眼轻度前突。此处最常见骨化性纤维瘤,多见于青少年,一般伴发鼻窦炎。综合考虑:1筛窦骨化性纤维瘤。2牙化性骨纤维瘤。3合并双上颌窦炎

yunhong发言:
慢性良性病变,边缘硬化,内可见分隔,考虑骨化性纤维瘤。

ygdygd123a发言:
边缘硬化分界清楚考虑骨化性纤维瘤,慢性鼻窦炎.

结果:
病理结果是:骨化纤维瘤

cefcmj点评:
骨化骨化纤维瘤又称纤维骨瘤,是由纤维组织和骨样组织混和构成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颌骨。
1、病因病理
病因不明,有两种观点:发育异常或外伤所致。
肉眼观察,肿瘤多为实质性,界限清楚,有包膜。切开后呈灰白色,可见骨质吸收。显微镜下,肿瘤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有纤维细胞或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同时可见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并有不规则灶性骨小梁。病变成熟时骨小梁增多,并相互结合,有时可见钙化团块呈不规则圆形。骨小梁边缘可见大量活跃纤维母细胞增殖和骨母细胞。偶见少量分裂相,细胞的多形性少见。有学者认为骨化性纤维瘤病变周围及骨刺边缘有向板状骨转化的倾向。
2、临床表现
骨化性纤维瘤占肿瘤总数的2.53%,占良性肿瘤的4.54%。男女之比为1.01:1。发病年龄多在11~20岁(33.8%)。多见于颌骨,其次为胫骨和颅骨。
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无自觉症状,发展到后期出现颜面畸形或上下颌咬合关系紊乱。发生在上颌窦内可使窦腔消失,尖牙窝膨隆,可突入鼻腔、眶区,使眼球上移或突出,甚至产生复视。位于下颌者多在骨体部,呈中枢性膨胀性生长。有的出现急性炎症症状,有的则无疼痛,仅感到全身不适。颌骨膨隆处可扪及骨样坚实物,有时皮质很薄而略有弹性,无压痛。肿瘤固定,与周围正常骨之间不能扪出具体界限。表面皮肤正常,与肿物常无粘连。发生在上下颌骨,张口度不受影响。化验检查无特殊。
x线显示:不同病期多种表现。不论病期长短,其边界都较清晰,骨皮质膨胀、变薄,骨小梁正常排列消失,骨质稀疏表现为密度减低的阴影。随着肿瘤成熟钙化程度逐渐增高,中心可显示为毛玻璃状或斑块状,最后成为比较一致的钙化团块。病变区牙齿常有移位。囊性骨化性纤维瘤则表现为多房状囊腔,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状,间隔较厚。
3、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典型症状及x线表现不难诊断。需与下列情况鉴别:
(1)纤维异常增殖症:又称纤维性骨炎、骨纤维营养不良、纤维结构不良等。其特征是骨的特殊改变,即骨组织吸收而被纤维性结缔组织代替,发生在颌骨者多为局限性异常增殖症。x线显示明显的骨质稀疏,呈现清楚轮廓,有时呈现数个卵圆形或圆形囊腔。在弥漫性密度不均的阴影中,散在钙化斑点,但无骨膜反应。纤维异常增殖症的组织中,含有多核巨细胞以及多量含铁血黄素。
(2)囊性纤维性骨炎:又称棕色瘤,因为新陈代谢紊乱而引起的全身骨骼疾病。多因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骨中钙质转移至血液中,造成广泛骨质疏松。颌面部多发生于女性青年之下颌骨。x线显示境界清晰的广泛性透光区,常被误诊为囊肿。组织学检查见骨小梁消失,伴大量破骨细胞浸润。
4、治疗
颌骨骨化性纤维瘤属于良性肿瘤,一般增长缓慢,多采用手术刮除或切除治疗,有时可同时行自体骨移植,以矫正畸形,改善功能。术后很少复发,预后较好。未见恶变报道。

病例来源: ct3034。由cefcmj发布: 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11198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