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6岁,二年前有外伤史,现腕部有压痛。![]() qinwei260发言: 骨巨细胞瘤,应和动脉瘤样骨囊肿鉴别!! li77091发言: 诊断:骨巨细胞瘤 诊断依据:尺骨远端(干骺端)囊状膨胀性占位,可见薄的骨壳形成,其内可见较纤细的骨嵴,呈皂泡状改变..套关节生长,病变未突破远端关节软骨. chenbingfeng发言: 应该是骨巨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好发尺骨的太少. 结果: 病理结果:骨巨细胞瘤 向医生点评: 回复8楼: 其实发生在尺骨远段的动脉瘤样骨囊肿并不少,如果不结合病史综合考虑,要与骨巨细胞瘤鉴别是难度. 下面这例动脉瘤样骨囊肿著者最后也认为与骨巨细胞瘤难以鉴别(资料来源:王云钊,曹来宾,兰宝森主编,骨骼肌肉疾病影像诊断图谱,p671) ![]() 尺骨远段膨胀性骨质破坏,病灶内有粗细不均之条状骨间隔,骨外壳桡侧缘呈波浪状。结合患者有外伤史,年龄较轻,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简称abc),但不完全排除骨巨细胞瘤。 abc 主要与骨巨细胞瘤进行鉴别。两者都表现为膨胀性骨破坏,都可出现“皂泡”样改变和骨外软组织肿块。部分abc 无论是在临床、影像还是病理上都很难与后者完全区别开,有学者甚至认为abc必然是由外伤或其他骨病所致,如果不能确定有前期病变,则考虑为骨巨细胞瘤。 有学者提出在鉴别诊断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abc 好发于10~20 岁,此年龄段占总数的80 %;而骨巨细胞瘤好发于20~40岁,且后者的发病率远高于abc。(2)abc 的长径与骨干平行;而骨巨细胞瘤的长径与骨干垂直。(3)abc 囊变期病变进展快,加上容易骨折,可见骨膜反应,稳定期囊间隔可有钙化;而骨巨细胞瘤几乎没有骨膜反应和钙化。(4) 血管造影检查:abc 中央对比剂呈斑片状或为无血管区;而骨巨细胞瘤中央密度高,边缘可见大量不成熟肿瘤血管,ct 和mri 强化幅度远高于abc。当然,在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时,要考虑到二者并存的可能,另外,两者在骨科手术治疗后都有相当高的复发率 。其他需要鉴别的还有单纯骨囊肿和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等。总之,只要抓住膨胀性骨破坏和内部含有分房样液性密度(信号) 或液2液平面的特点,不难对大部分abc 做出正确诊。 病例来源: x0577。由jslu503发布: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9&view_id=107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