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肝癌

2006-7-27 16:46| 发布者: nhrmyy| 查看: 2698| 评论: 0

患者男58岁,糖尿病乙肝病史数年,血糖尿糖均增高,甲胎蛋白正常,转氨酶明显增高,近一月余明显消瘦。无肝区疼痛,b超发现肝左叶占位,行ct平扫+增强。


























动脉期30s,门静脉期55s,是机器自带的条件,我们没调,我们用的造影剂的浓度是63.3%用的是80ml,2.5ml/s
xiaoniu发言:
应该是肝癌

lyb999发言:
肝左叶内段结节状低密度影,动脉期就有强化,门脉期周边明显强化,延迟扫描仍为低密度影,符合“快进快出”特点。应该考虑原发性肝细胞癌。

ssm999发言:
ct征象:平扫ct显示病灶为相对于肝实质的低密度结节,增强后动脉、门静脉及延时期均无强化,但门静脉期及延时其边缘部似有细环状包膜轻度强化。
诊断:乏血供性占位灶,考虑:1、孤立性坏死结节(solitary necrotic nodule,snn)。2、肝细胞肝癌。
讨论:snn的病理特点为纤维层包裹的结节状凝固坏死灶。有关本病的原因及发病机制不明,推测为血管病变、感染或免疫反应等原因造成肝组织凝固坏死团块,继而出现机体防御反应,纤维包裹凝固坏死团块并使之局限化。snn常常误诊为少血供或乏血供的原发性肝癌或转移瘤。

honghuqitian发言:
以下是引用wxy7406在2006-5-6 21:54:00的发言:[br]我首先考虑炎性假瘤,理由有2:1、病变门脉期边缘明显呈环状强化,边界周围渐晕圈状强化改变:2、静脉期病灶有进一步强化趋势。其次考虑肝癌。

支持这个观点!
1.病灶特点:平扫呈片状低密度;病灶边缘于动、门双期出现薄环形高密度强化带,强化带密度高于肝。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病灶周边肝实质出现高密度强化带。(可能是炎症灶周围肝组织血供增多引起)
病理上这类病灶呈大片凝固性坏死或灶内有炎性细胞及纤维组织形成,病灶周边较多炎症细胞浸润,有较多纤维组织和毛细血管形成,故周边可出现薄环形强化带。
2.诊断:1)肝炎性假瘤 2)肝结核
3.诊断依据:
1)临床资料:本例有糖尿病基础病史,容易伴发感染;甲胎蛋白正常。建议查胸片,除外肺结核。
2)强化特点:不符合“快进快出”。
4.鉴别诊断:
1)肝细胞癌:与少血供的肝癌鉴别。肝癌出现的薄环形强化环多不完整,环壁内壁上有小结节,在动、门双期多保留“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而炎性假瘤的高密度薄环形强化,动、门双期甚至延时期都可一直存在,且少有环壁上小结节改变。
2)单发转移瘤:瘤灶边缘出现密度高于正常肝的环形强化,同一病灶内的强化环壁厚薄基本一致。门静脉期,瘤灶边缘的环形强化范围不扩大,密度仍可高于、等于或低于正常肝。病灶多发常见,且有原发癌灶。
5.
以下是引用guzhongliangddd在2006-5-6 16:30:00的发言:我不知道战友的动脉开始扫描的时间是多少?{我感觉时间有点早}。

支持这个观点!
动脉期 25秒,门静脉期60秒。本例第二、三组强化,可以看做是动门双期。

结果:
刚才患者家属打电话,病理结果已经出来了,肝左叶的是肝癌,肝右叶的病理结果周五出来

病例来源:ct3476 。由nhrmyy发布: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12516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