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医影在线 门户 影像图库 CT病例 腹腔、腹壁 查看内容

盆壁脉管畸形

2006-8-29 17:00| 发布者: friedman| 查看: 3378| 评论: 0

女性,45岁,子宫肌瘤入院。b超发现盆壁囊性肿物。







结果:
病理结果为:脉管畸形

wawaquan点评:
右侧髂外血管与股血管交界处见条索状、分叶状水样密度影,增强后无强化, 参照“ 病理结果为:脉管畸形”,似应为囊状淋巴管瘤。

脉管畸形分为血管畸形和淋巴管畸形即淋巴管瘤,淋巴管瘤混有血管时称淋巴血管瘤。血管畸形及淋巴血管瘤增强时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强化。淋巴管瘤内含淋巴液,故增强无明显强化。

血管畸形

可分为动静脉畸形(avm);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静脉畸形;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畸形-司特奇-韦伯氏病(sturge-weber syndrome)又称脑三叉血管瘤病,它包括软脑膜血管瘤,皮层内及皮层下白质的钙化,同侧面部皮肤血管痣。avm约占颅内血管畸形的90%。
淋巴管瘤

1、概念 淋巴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脉管畸形。在母亲怀孕时,胎儿处于胚胎发育时期,原始的的淋巴囊应该与整个淋巴系统贯通而发育成正常的淋巴系统,当某些部位的某些原始淋巴囊与淋巴系统隔绝,未完成贯通,就形成了淋巴管瘤。

由于原始的淋巴系统来源于静脉系统或邻近间质的5组原始淋巴囊:2组颈淋巴囊、1组腹膜后淋巴囊和2组后淋巴囊。所以淋巴管瘤也多发生于相关的部位,形成淋巴囊肿和淋巴管瘤组织。病理上主要表现为淋巴管的扩张、淋巴管组织增生和淋巴管组织结构紊乱,可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但淋巴管瘤极少发生癌变。

2、淋巴管瘤的分类 淋巴管瘤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单纯性、海绵状、囊状三类。

(1)单纯性淋巴管瘤:常见于四肢、阴囊皮肤和口腔粘膜。位于体表者,可在皮肤表面发现有成群的厚壁小泡,呈疣状突起,淡黄色,混有小血管时显淡红色或紫红色,无疼痛及痒感,病变之间皮肤正常。发生在舌部,是婴儿巨舌症的原因之一,使舌面高低不平,有成群透明滤泡或血泡,易感染为化脓性舌炎。病变还可侵及口底、唇、颊部和会厌部,引起下颌骨肥大。

(2) 海绵状淋巴管瘤:可见于体表,也可发生于深部组织或内部脏器,有局限性和弥漫性两种。局限者在皮下显示不规则的软质肿块,无触痛,边界清楚,易于剥离。弥漫者常呈浸润性生长,使脏器呈弥散性肿胀,如巨舌症、巨唇症。涉及肢体者可使整个肢体肥大畸形,酷似像皮肿样变化,并伴有骨骼肥大。

(3)囊状淋巴管瘤:是临床上最多见的类型。好发于颈部(75%),其余可见于腋部(20%)、纵隔、腹部和盆腔。大网膜和肠系膜囊肿亦属囊状淋巴管瘤。颈部巨大囊状淋巴管瘤的存在可造成胎儿的分娩发生困难。产前通过超声检查就能作出诊断,出生后即可在局部见到软质的囊性肿块,与皮肤无粘连,波动感明显,透光试验阳性。瘤体增长缓慢,大小无明显变化,但易并发感染,且较难控制。当发生囊内出血时,瘤体骤然增大,张力增高,呈青紫色,压迫周围器官可造成严重后果。位于颈部的病变,有的可广泛侵及口底、咽喉或纵隔,压迫气管、食管,引起呼吸窘迫和进食困难,甚至危及生命。腹腔内囊肿有时可发生扭转、破裂而出现急腹症。

病例来源: ct3614。由friedman发布: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12938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