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肝左叶外生性海绵状血管瘤

2006-12-1 18:48| 发布者: zhanyong| 查看: 2796| 评论: 0

女,34岁;体检发现肝左叶占位性病变。病人无明显症状及体征。
平扫:


动脉期:


门静脉期:


延时期:



汪涛同志发言:缺失延迟期图像!av双期强化明显,与腹主动脉密度一致.考虑血管瘤,血管畸形待排.

卜一发言:起自肝方叶并向体外生长的等密度或略低密度肿物,动脉期从边缘起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时期逐步充填,富血供,首先考虑:血管瘤.

守望可可西里发言
  胆囊窝区肿瘤,与胆囊的肝面以及左前壁关系密切,向上、左、前方生长。病灶与肝脏以及局部腹壁没有粘连,可以分界。胆囊增大,形态不甚规则。
  病灶显著强化,在动脉期即显示病灶由边缘逐渐向中心强化,进而整个病灶不均匀性显著强化。门静脉期、延迟期均呈高密度。但楼主扫描时间应该是没有把握好,都延迟期了肝、肾密度还那么高,和门静脉期基本一样。
    考虑:1.胆囊壁的血管瘤。
  2.鉴于病灶强化不均匀,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中心均见裂隙状低密度,延迟期才有所改变。局灶性肝结节增生列为第2意见。

ssmmxx发言:起自肝方叶并向体外生长的等密度或略低密度肿物,动脉期从边缘起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时期逐步充填,富血供,首先考虑:血管瘤.

zyyths发言:1、典型肝脏左内叶外生型血管瘤(动脉期边缘血管样结节状强化,门脉期强化范围扩大,延迟仍为高密度)
2、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强化特点为中心开花征,中心或边缘的血管征,中心瘢痕组织的延迟强化,门脉及延迟期强化幅度降低)

逸风发言:支持肝左叶海绵状血管瘤.
平扫肝左叶呈低密度占位,并可见静脉石;动脉期病灶斑片状强化;门脉期高密度不均匀填充,内部低密度是由于靠近肿瘤中心的血管腔发生血栓或纤维化;肿瘤获得等密度充盈时间与瘤体大小有关,此患者没有出现等密度改变,可能与瘤体大及延迟时间不够有关.

wmingzhong发言:肝内血管影一直清晰可见,应该还不到平衡期吧?不过本人同意血管瘤诊断.如果还延迟一点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结果:肝左叶外生性海绵状血管瘤。

zhanyong点评:外生性肝海绵状血管瘤是瘤灶长于肝的边缘部位同时以向肝外生长为主的血管瘤。肿瘤有基底部或蒂与肝表面相连;其强化方式与肝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强化方式相同:平扫呈均匀的低密度,增强扫描早期病灶边缘呈不连续的结节状强化,强化区域进行性向中心扩展,延迟扫描呈高密度充填,较大病灶其中心区域可以不完全充填(即“快进慢出”改变)。

原贴地址
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6&view_id=16438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