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胃间质瘤

2006-12-26 06:54| 发布者: 翁志蓬| 查看: 4735| 评论: 0

男性,73岁。一个多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剑突下疼痛不适,饭后有饱胀感,伴胃纳差,反复嗝逆,无伴恶心呕吐,无腹泻和黑便。














lzdyjg发言:诊断:1)胃浆膜下间质瘤(中度恶性)高度可疑;2)胆囊结石.
依据:肿块与胃小弯侧胃壁关系紧密,临近胃腔受压,肿块外形光滑,形态椭圆,最大径大于5 cm,向腔外生长,中心肿瘤组织出现液化坏死,增强强化特点:动脉早期,肿块轻度强化,至静脉期和门脉期强化更加明显,甚至超过肝实质,液化坏死组织未强化.肝实质未见明显异常转移灶,恶性程度依据肿块大小判断,周围亦未见明显反应性淋巴结肿大.

守望可可西里发言:支持2楼lzdyjg老师,肝胃间隙病变考虑胃浆膜下间质瘤。
  我补充的是肝s6段病变,它在平扫呈片块状略低密度,增强动脉期显著强化呈片条状,接近肾皮质强化的密度。在门静脉期以及平衡期其密度均继续呈高于肝实质低于肾皮质的密度。
  考虑:1.肝右叶s6段局灶性增生。2.局部血管畸形?

dyqct发言:考虑:1、肝胃间隙内间质瘤?神经鞘瘤?2、胆囊结石;3、lebor氏叶海绵状血管瘤。


zyyths发言:1、胃腔内外型间质瘤;2、肝脏右后叶下段fnh可能性大;3、胆囊结石.
肿块与胃小弯侧内后壁关系紧密,临近胃腔受压,肿块外形光滑,最大径约64mm,向腔外生长为主,稍突向腔内,肿瘤组织内见不规则坏死区,增强动脉早期,肿块实质边缘部见多发小点状血管强化影,余肿瘤实质轻度强化,门脉期肿瘤实质成分强化幅度高于动脉期,良恶性不能仅依据肿瘤的大小及有无坏死而做出判断;胃间质瘤胃周一般不会发现肿大淋巴结,不管是良恶性;
肝脏有后叶下段占位动脉期明显血管样强化,门脉期呈等高密度,多考虑为fnh;

zyx168发言:平扫:肝胃间隙内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包膜光整,周围组织无浸润征象,腹腔及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肝 右后叶下段包膜下结节状低密度影,边缘清晰,胆囊内见泥沙样致密影;
增强:肝胃间隙肿块不均匀强化,周边强化明显,中心区见低密度坏死灶,肝右后叶包膜下低密度影呈明显结节样强化;
诊断意见:1,肝胃间隙实质性肿瘤,以神经鞘瘤或神经纤维瘤可能性大;
2,胆囊结石;
3,肝右后叶下段包膜下小海绵状血管瘤

逸风发言


结果:患者入院查肿瘤四项(-)。
手术:胃小弯见有一直径约8cm肿物,表面光滑,血管丰富,颜色呈灰黑色。行肿物切除+胃小弯部分切除+幽门成形术。
病理所见:肿瘤>5cm,从粘膜下层始见肿瘤组织,伴出血、变性及坏死,未见胃壁肌层结构。梭形细胞为主,部分区域瘤细胞丰富,核轻度异型。
病理意见(梭形细胞型)胃间质瘤(gist),低至中度恶性
免疫组化:vimentin(+),caldesmon(+),cd117(+),actin(±),s-100(-),desmin(-)。

原贴地址: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17254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