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15岁,反复双手抖动\\站立不稳2年,加重10天,曾于两家大医院诊断为松果体区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病灶明显缩小,症状改善,近日症状又加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yr188发言:胶质瘤并出血 lygxpygl发言:会不会是生殖细胞瘤伴种植转移,强化特点不像胶质瘤 晓杰发言: 四叠体池、三脑室、松果体及侧脑室左枕角区、前纵裂可见形态大小不一肿块影,呈等t1等t2信号。病灶明显强化。其内可见囊变。右侧丘脑旁及右侧裂池可见增强病灶影。占位明显,周围结构所压移位,病灶周围水肿带,中线右移。考虑:1)室管膜瘤伴脑脊液转移。2)松果体区恶性肿瘤伴转移。 应项雪2发言:还是应该定为生殖细胞瘤伴脑脊液转移 moonlake000发言:考虑:脉络丛乳头状瘤?多发脑膜瘤? 依据:1、病变位于侧脑室三角区,为儿童脉络丛肉头状瘤的好发部位 2、病变呈不规则改变 3、呈等t1等t2 4、强化明显。呈筛孔样改变。 结果:卵黄囊瘤(病理) xhp1976点评: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yst)。(又名内胚窦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s)是一种起源于生殖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大约占原始生殖细胞肿瘤的20%。在20岁以下的女性它们与无性细胞瘤同样常见。它们最常发生在儿童和青春期,平均年龄19岁,40岁以上极为罕见。常发生于性腺部位,也可发生在生殖细胞从卵黄囊迁移生殖嵴的中线路径上 捉水点评:这个病人的病理是内胚层肿瘤吗??内胚层肿瘤在影像上很难和生殖细胞瘤鉴别!内胚层肿瘤多数有afp的升高。 原贴地址: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8&view_id=137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