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肝母细胞瘤

2007-4-6 08:21| 发布者: yz-6023| 查看: 2874| 评论: 0

女,5岁,右上腹部疼痛伴肿块两年,加重两月.















qian发言:肝右叶巨大低密度占位,轮廓清晰,和正常肝组织的界限清楚,其内密度均匀,考虑血管瘤的可能大,请进一步做增强看看,暂不能完全排除肝癌可能。

jiangjing发言:考虑肝或肾母细胞瘤可能

悟空发言:肝母细胞瘤首先考虑。 ct表现:
1.平扫:可见肝实性肿块,多由数个结节聚合成大块状,其边缘为高或等密度,中心呈低密度或高低不等密度。
2.增强扫描:在动脉期增强可见多个结节状增强染色征象,门静脉期肿瘤呈低密度,中心有不规则更低密度区域,为肿瘤坏死所致。有的肿瘤内含类似骨组织成分,ct 可显示钙化灶。
生化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对肝母细胞瘤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价值,大多数病例可有afp明显增高,并与肿瘤的增长呈正相关递增

zyyths发言:肝脏右叶巨大低密度肿块,其内密度不均匀,见少许稍高密度影,考虑为肝母细胞瘤,不完全除外血管内皮细胞瘤,建议增强扫描。

zhw974247发言:肝母细胞瘤是小儿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三岁以内上小儿,也有先天性肝母细胞瘤的报道,少数病例发生于年龄较大的儿童。肝母细胞瘤的病因学仍不清楚,但少数病人伴有:1、先天性畸形:半身肥大、青春早熟、低血糖、肾母细胞瘤2、家族史:在一个家庭内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同时得肝母细胞瘤3、药物史:患儿母亲在妊娠前三个月曾服用抗排卵的避孕药4、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感染和肝瘤关系密切,但和肝母细胞瘤的关系不明显,对70例肝母细胞瘤做hbsag免疫组化检查,仅有一例胚胎型患儿肿瘤内hbsag阳性。

andymaomao发言:1.首先考虑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
是小儿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在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中占50~60%,占所有的肝脏肿瘤病变的25~45%。多见于婴幼儿,尤以生后1~2年发病最多见,3岁以下者占85%~90%。90~100%的患儿血清甲胎蛋白(afp)明显增高,男女之比为3:2~2: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2.肝血管瘤也有可能,介意作增强,可能会明确......

hhcckk发言:女,5岁,肝脏内巨大占位,内好象还有一些高密度影,首先考虑肝母细胞瘤
肝母细胞瘤多见于儿童,钙化常见,afp增高,容易发生转移,需要鉴别的是
1血管瘤,病人年龄不支持,可以做个增强鉴别一下
2原发肝癌,患者年龄,性别,都不支持,没有提供基础病变,病灶没有原发肝癌的特点,可能性非常小

dyqct发言:肝右叶见巨大椭圆形低密度肿块,内见多数宽窄不等隔,边界不清,肿块边界尚清楚,明显占位效应。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影。
考虑:1、肝母细胞瘤;
2、不除外血管内皮细胞肉瘤;
3、建议增强扫描进一步检查。

汪涛同志发言:单凭影像分析难有一个正确的诊断,5岁的儿童 肝母细胞瘤 肝癌 血管内皮瘤 间叶错构瘤及恶性间叶瘤均有可能,该病例是以肝内巨大囊性肿物,囊壁厚为主要特点,且没有肝母细胞瘤特征性钙化。绝大部分肝母细胞瘤大部分都是以实型为主,如有钙化加afp升高则可以定性。此病例缺乏上述征象,所以我并不赞同首先考虑该病,很简单的方法是作一afp测定,显著增高时可以考虑肝母细胞瘤或肝癌。如afp不高,则应考虑恶性间叶瘤或间叶错构瘤,我倾向于前者,因为恶性间叶瘤大部分以单囊为主,其内可见软组织条索状影,而间叶错构瘤是以多囊为主,囊内密度叫均匀,血管内皮瘤发病年龄较小,往往伴有皮肤血管痔,大部分死于心衰,我觉得可能性也不大,如要鉴别,只能强化。 期盼结果!

奕帆发言:病史相对而言较长,像这种患者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是:能否确定肿块良,恶性的问题,它决定了下一步的治疗方向.我估计单从影像上很难会有一个较明确的诊断,有时连良恶性都非常难定,增强一定要做个.结论写<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